翻譯著作權許可契約

本條的表述限制了中國出版社未經許可使用原書的封面設計,這是因為封面圖像可能來自外部著作權資料。如果不存在這個問題,且被許可方希望使用原書同樣的設計,本條表述可以修改。

被許可方是否應當以自己的名義出版或與原出版社聯合出版,這個問題很重要。實踐中有多種情況:一些出版社非常看重自己的名稱(如:美國微軟對其計算機軟體),可能會明確要求被許可方使用其標識;另一些可能不希望其標識被使用,因為翻譯版本可能被認為是某種形式的合資。一些出版社為使用其名稱收取一定費用或額外的版稅。因此在簽訂契約之前澄清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許可方明確要求以聯合名義出版,則本條的表述將被修正。

第2條

這一條說的是付款;一次性付款是根據約定即數和中文版定價基礎上的版稅百分比;中國目前有一個固定的圖書定價體制。以本契約為例,付款一般分兩次付清,第一次在契約簽訂時,第二次是在出版之 日或約定的“最後日期”。這個日期一般是翻譯本的預計出版日期,這意味著款項應當在該日期支付,即使翻譯本還沒有出版;這是對快速出版的刺激。

像付款貨幣種類一樣(見第18條),付款的時間和比例當然可以協商。如果中國出版社認為所有付款數額以美元表示比較容易支付,而如果美元又不是該國流通貨幣,就必須與外國出版社協商。

如果中國出版社違約,付款就被沒收。還有一條規定,如果圖書最終定價高於談判時的估價,應按比例提高一次性付款,如果價格上漲,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第3條

只有首筆款項被支付,本契約才發生法律效力。

第4條

本條旨在確保翻譯應由一名合格的譯者準確的翻譯。未經許可不得修改,這樣使外國出版社能夠控制修改情況;為使本書更符合中國市場,作者對省略或增加資料沒有異議。這種修改應當在談判之初儘早提出,以便許可方與作者就這些修改商議。這條還規定外國出版商可以要求一份譯稿以審查批准。必須提到的是,中國出版社提出的任何政治性的修改都可能危及此次交易--如果作者認為這些審查是無法接受的。

第5條

許多西方圖書包含插圖或其他外部資料的引文。中國出版社應與國外出版社認真核對,根據本契約整體許可,這些資料是否可以自動再次使用,或者再次使用必須獲得同意並另外付費。在提供複製軟片前,“再次清理”外部著作權所有者(如商業圖片代理商和博物館等)對這些資料著作權的許可,遵守契約,這是非常重要的。

本條規定“再次清理”著作權的責任和付款義務由中國出版社承擔,外國出版社則必須清楚地提供外部著作權所有者的名單和地址及其所控制的著作權資料;然而他們無法為中國出版社提供“再次清理”著作權費用的具體信息,因為這曲單個著作權所有者確定。有些外國出版社也許會代表被許可方進行著作權的“再次清理”,但可能會收取許可費及一定手續費。契約樣本中提供了另一種規定的表述,以供選擇。

第6條

這條要求根據當地條件,翻譯本的製作質量要儘可能達到最高標準。

第7條

原作者的姓名必須得到適當的認可;原版圖書的版權資訊必須印在扉頁背面並對原出版社予以承認。這是有必要的,因為著作權行也許是作者的名字。由於目前根據英國法律對作者主張其精神權利的規定,一些英國出版社可能要求被許可方做下列聲明:“根據1988年著作權、設計和專利法案,(作者)在此聲明其享有精神權利。”中國出版社還需要註明其對中文文本的著作權所有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