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執法工作自查總結

(五)制約監督機制不完善

權力一旦缺乏監督,必然產生腐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各級公安機關對如何建立、健全公安執法監督機制,採取了許多措施。但是,目前監督警察的機構仍然缺位,或者是監督機構分散,配套措施沒有跟上,即使有一定的監督作用,效力也不大。有的執法機關為完成任務,往往利用罰款作為內部收入來源,甚至下達了“抓人指標”,用這種指標打法律的擦邊球,沒有任何規章制度可以約束。所以,明知是違法行為,依然活照乾,人照抓。根據法律,公民或者組織對人民警察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人民檢察院檢舉、控告,人民檢察院應當及時查處。但遺憾的是,老百姓很少有人知道在被警察侵害時還可以獲得這樣的法律援助。

(六)意志以外的原因

人民警察執法不公,諸多意志以外的因素所產生的消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警力不足,經費緊張,裝備落後等嚴重削弱人民警察的執法力度,也挫傷了幹警秉公執法的積極性。

三、解決執法不公問題的對策與思考

執法公正必須從嚴治警。公安責任重,萬事人為本。解決執法公正問題的關鍵在人,關鍵在從嚴治警。人民警察要牢固樹立公正觀念。人民警察的公正觀和社會主義公正觀是一致的。社會主義公正觀念的核心就是維護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人民警察樹立公正觀念,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客觀要求。人民警察樹立了公正觀念,不僅有利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保障人民民眾的各種合法權益,而且將有益於加快發展我國的政治民主制度。

(一)加強教育,端正執法思想

公安機關是國家的重要執法機關,擔負著“打擊敵人、保護人民、懲治犯罪、服務四化”的職能。公正執法是“依法治國”的要求,是法律公正精神的體現,是加強社會主義法律建設的需要,是維護國家政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是密切警民關係乃至黨同人民民眾血肉聯繫的需要,更是衡量各級公安機關領導素質和公安民警工作水平的重要標準。就我國目前的社會狀況而言,強調公正執法特別符合廣大人民民眾的心愿,是民眾的心聲,因此,要教育廣大民警自覺增強法制觀念,徹底摒棄“以管人者自居”的思想,按照xx同志“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指示精神,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叫響對法律負責的口號,把對黨對人民負責與對法律負責一致起來,從而保證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保障執法公正的規章制度

包括辦案程式制度和組織人事制度等。在這方面,我國近年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例如,系統向公正執法邁進的一個重要步驟。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的執法公正保障體制還不夠完善,還缺少對執法權力的制約機制,還缺少對執法行為的規範機制。

(三)加快執法體制改革

如何實現司法權、監督權的分離,以有效地進行監督,確保司法公正的問題,是一個體制問題,需要加以研究。目前主要是要理順有關人、財、物的管理、調配等關係,使幹警在執法過程中擺脫來自方方面面的干擾,保障執法公正。公安機關要嚴格把好進人關、用人關,依法任免、考核、培訓幹警,採取崗位交流、掛職鍛鍊等方式,保持幹警合理流動,從而避免長期形成的複雜人事關係的干擾。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民警的執法素質

要以正在全國開展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對幹警的思想政治工作長抓不懈,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對幹警的政治理論培訓,提高幹警的思想素質和思想覺悟;要改變過去那種“重打擊、輕管理,重使用、輕培訓,重經驗、輕科研,重自為、輕規範”的做法,組織在崗幹警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不同形式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制觀念與執法水平,向素質要警力;要引導幹警向任長霞等一批先進典型人物學習,無私無畏,獻身公安事業,以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為己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民眾服務。此外,還要提高刑偵、治安、戶政、交管、簽證、信訪等“視窗”行業的執法水平,樹立公安機關立法為公、執法為民的良好形象。

(五)加強廉政建設

要抓緊建章立制,堵塞有可能造成執法不公的漏洞,同時要樹榜樣、抓典型,大力宣傳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加強公安隊伍的黨性黨紀教育,使每個公安幹警都自覺做到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對於少數幹警執法犯法,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等違法違紀行為,各級公安機關領導要高度重視,一經發現,必須嚴肅認真地查處,絕不姑息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