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執法工作自查總結

(六)建立、健全和完善執法監督制約機制

嚴格辦案程式,提高辦案透明度,推進“警務公開”,是防止執法不公的重要條件。要做到執法公正,必須加強執法監督。人民警察自覺接受人民民眾的監督是職業道德的要求,是我國法律和法規的要求,也是公平正直得以實現的保證。人民警察執行職務,必須自覺地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人民警察機關作出的與公眾利益直接有關的規定,應當向公眾公布。現有的紀檢、監察、信訪、法制等部門,要相互協調,加強合作,切實履行工作職責。法制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各類案件的審核把關制度,尤其是對各類案件動作環節上的把關。要進一步明確執法責任制,凡屬重大案件或擬放人案件,必須經辦案人員或有權組織集體討論決定,防止領導和辦案人員個人隨意拍板。要加強經常性的執法大檢查活動,及早著手,防止執法不公,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錯案責任追究制度,賞罰分明,對思想不純的民警堅決清理出政法隊伍,對不清除的追究領導的責任,並明確追究何種責任。要加強同社會各界的聯繫,推行警務公開,各級公安機關可以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知名人士擔任執法監督員,進一步疏通信訪渠道,讓老百姓去介入,加強信息溝通,拓寬監督渠道,加強執法監督的力度和廣度,把公安機關的工作進度和幹警的執法狀況主動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下,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以民眾滿意不滿意為衡量工作、衡量政績的標準,進一步防止執法不公,保證執法活動正確進行。公民或組織對人民警察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人民警察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