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枝城國小發展性督導評估自查報告

5、教學管理科學,常規工作落實。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學校管理中最關鍵的一塊。我們主要從細節入手,在作息時間表、課表的編制上,嚴格遵守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努力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育規律。特別是在教學常規的管理和評價上,堅持每月組織行政人員、教研組長對全體教師的備課、作業、測評、學習筆記等資料進行檢查考核,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從整體上促進教學常規工作的到位。同時為了掌握教育教學管理的主動權,還採用抽籤形式每月對一個年級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調研,聽課、進行質量檢測、查閱老師的所有業務資料和學生的各項作業、進行學生問卷,從歷次調研情況看,老師們工作認真,能做到備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過程設計完整;課堂教學能注重體現課改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培養;作業批改認真紮實,批改規範,學生作業基本能做到書寫清楚,作業優秀率較高。每次調研結束後都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通報反饋調研情況,並將調研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鈎。

在學校體衛藝等工作的管理和落實上,我們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專任負責(體育唐華兵,衛生江詩秘,藝術李君龍),實行責任制。堅持上好三類課程,認真組織“兩操”,確保學生每天不少於一小時的陽光體育運動。堅持每學期召開一次運動會。學校成立了田徑、籃球、桌球、書畫、合唱、科技等興趣小組。在去年舉行的宜都市級運動會中,我校喜獲國小組團體第二名。科技節獲得了空模等多個項目的第一名,藝術節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衛生工作上,學校一直都非常重視,辦了宣傳欄,舉辦了衛生健康知識講座,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始終都沒有鬆懈,一直堅持晨檢、消毒等工作,近幾年,學校未發生一起流行病。

在教學資源的套用上,雖然受條件限制,但我們仍然能將現有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使其發揮最大的價值。學校現有圖書冊,人均達到冊;計算機台,達到了;科學試驗儀器配套率達到了95%;體育設施配套齊全;計算機、低音廣播和遠程教育網一應俱全,且套用廣泛,實現了資源共享。有效地服務了教學。

6、總務管理精細,服務保障有力。

總務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在財務管理上,我們能長期堅持收費公示制。公開收費標準,規範收費程式,嚴格管理,接受社會監督,杜絕了亂收費、搭車收費的現象。堅持開源節流,勤儉辦學。收好管好一切資金,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精打細算,減少不必要的招待開支,把有限的教育資金用在學校發展的刀刃上。進一步完善了物資的採購,領用,借用管理程式,確保了國有資產不流失。近幾年來,學校在經費管理上未出現任何違紀違規的現象。其次在校產管理上,針對我校的特點,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各部門的設備,儀器設施實行“專人管理,分室保管”專人使用、專人負責、專人保管的管理體制,落實責任到人,學校對所有校產校具進行登記造冊,對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做到了帳物相符,倉庫物品能定期清理,物品擺放整齊,師生領物隨到隨領,服務熱情周到。同時嚴格了校產維護和損壞賠償制度,做到了有措施、有檢查、有落實。在生活管理上,總務處服務意識濃厚,能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切實解除了師生的後顧之憂。師生滿意率100%。在校園環境建設上,總務處能精心謀劃,不斷改善學校面貌。特別是在學校新校門的建設上,總務處江主任不怕困難,長期堅守在建築工地,協調處理各種關係,確保了工程按時、按質地完工。此外,枝城國小周邊環境比較複雜,總務處能積極主動地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為學校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XX年,學校還被評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二)教師隊伍德才兼備,能力不斷提升。

學校要發展,關鍵在教師。只有建立一隻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有效促進學校質量的提升和特色的創建。因此,近年來我們將教師隊伍素質的提升作為了一項重要工程。

1、為教師搭建成長的平台。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我們一直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讓我校成為名師的搖籃、人才的搖籃,於是乎,我們努力做到量體裁衣,每學年之初,學校主要領導再三思量,對每一個崗位的用人,對每一個年輕教師的提拔,都認真進行比較和篩選。水漲船高也罷,矮子挑高也罷,總是要慎而又慎。特別是對於年輕教師,我們認為:他們一生路還長,於是我校制定了詳細的《青年教師培養計畫》,邀請專家進課堂吹毛求疵,布置朗讀、書寫、教學設計、說課、電腦等基本項目訓練,攬來了許多觀摩課、示範課、參賽課、研討課……把教師一個個推上前台去亮相,創造一個有競爭、有壓力、有上進的空間和土壤,激發年輕教師個個有成就,一生不遭遇淘汰。儘管老師們定時定期地參與著各種各樣的教育培訓,但我們始終堅持根據學校的辦學要求和教師需求,舉辦校級培訓,內容有師德教育、教育法律法規、時事政治、創造教育理論、創造思維訓練、禮儀、還有新課程、課改理論與實踐等;形式有講座、座談、實踐訓練、自學等,特別是直接作用於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的創造思維訓練,成效顯著,僅XX-XX學年度獲省、市級優質課4人,送教下鄉5人次,各級優秀論文60多篇,參加楊守敬國小應聘考試入圍的就有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