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三提升”對標定位的報告

三、推進措施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全局工作要堅持服務中心、統籌兼顧、分類推進、民眾參與,努力提升全市環保工作水平。

(一)明確了XX年全市環保工作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為首要任務,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污染物減排為重點,全面完成“xx”污染減排任務;加強重點區域、流域、行業環保監管,確保環境安全;為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和為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提供強有力的環境支持。確定了工作思路:就是“三確保、五提高、六行動、三超前、一深化”。

(二)加快未完成減排工程建設任務進度,確保按計畫投入運營;抓好已建成投運減排工程的監督管理,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確保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減排成果,全面完成“xx”減排任務。確保城市空氣品質繼續穩定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成果,不出現反彈。

(三)提高對推進結構調整,加快新興主導產業發展的服務水平。一是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3”現代產業定位,嚴把環境準入關,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增量”。二是做好對產業集聚區內新上產業升級改造項目和搬遷入園項目的審批服務工作,堅決遏制“兩高一資”項目的發展,並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監管。特別是洋河及交通幹線兩側不再建化工廠和農藥廠,原有的化工廠都要進望山循環經濟示範園區。要建立尾礦庫審批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對尾礦庫進行聯合審批。要提高對此類項目的環保準入門檻,有關縣區要先編制礦產品加工產業規劃,待規劃環評通過後再受理和審批選礦項目,避免盲目和無序建設,實現規模生產、集約生產、安全生產。四是加快項目資金爭取、項目謀劃工作。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有關政策和專項資金方面的投入。五是建立和扶持一批循環經濟產業試點。

(四)提高現代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建設。一是全面完成《京張跨區域水環境保護與信息共享體系項目》建設。二是進一步完善綜合辦公平台,建立重點企業、重金屬排放企業、尾礦庫、流域排污口等動態資料庫,將現有的套用軟體及辦公系統全部接入,通過綜合辦公平台準確查詢所有數據及信息資源,實現信息共享。三是完善應急信息系統建設,建立由應急指揮、大型流動試驗、應急物資保障和應急工程車組成的環境應急車隊,9個重點縣區建成環境應急監控分中心,並與市局聯網,建立全國環保系統一流的現代環保監控信息體系。四是加強對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和重點企業的監控工作,增加線上視頻監控。已建成的地表水水質自動站要正常運行,並與省、市監控中心聯網,實施對流域水質的實時監控。五是推動中瑞合作項目的開展,促進我市飲用水源地事故預警和應急能力提高。代表環保部擬定《全國飲用水源地事故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規程》及《全國尾礦庫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指南》。六是提高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軟實力。積極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加強組織培訓、信息溝通等。同時開展活性炭應急移動壩研究,切實提高應急能力,有效防止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 

(五)開展六項專項行動

1、開展重點監控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節假日環境監察制度,以暗訪為主增加現場監察頻次,按月通報運行情況,及時對環境違法整改情況進行後督察。要狠抓城鎮污水處理廠、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和重點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正常有效運行,重點企業和地表水自動站線上監控設施正常運行,保證設施完好和與市監控中心聯網,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監控系統穩定運行。

2、開展主要流域排污口整治專項行動。一是全面開展對各自轄區範圍內河道排污口的規範清理工作,對規範後的排污口建檔備案。二是加快污水管網建設進度,確保生活污水和企業所排廢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三是認真落實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目標並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政策,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四是加大主要流域水質監測力度,縣區半月一監測,市級一月一監測,監測結果由市環保部門匯總分析後報市政府。五是加大主要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各有關縣區和市直相關部門要主動承擔責任,認真履行職責,確保各項治理任務按時完成。

3、開展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要經常性地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風險源排查和整治,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取締關閉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建設項目。要開展縣城所在地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和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真正做到水源地保護規範化、制度化。要在水源地建設三級標準化實驗室,加強飲用水質監測,確保飲用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