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教學設計

例如,請看一個學生在學習了《贈汪倫》後的一個自我評價片斷。

師: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是通過什麼方法獲得這些認識的?還存在什麼疑問?

生:我知道了李白和汪倫的感情十分深厚,比桃花潭水還要深。其實桃花潭並沒有那么深,這是“誇張”的寫法。

生2:這裡又用了‘比喻’,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比作桃花潭的水深。

生3:我發現一個問題:第一行詩寫的是“李白”,而第四行詩卻變成了“我”,這是為什麼呢?

生4::“李白”是別人對他的稱呼,這裡是採用三人稱手法來自稱。

生5:我認為後兩句詩用“我”便於直接抒發感情,更顯出感情的真摯。

師:大家分析的很正確,詩的前兩句是敘事,後兩句是抒情,敘事時李白將自己冷靜地置於三人稱,而汪倫的突然出現和特殊的送別方式使李白的心受到強烈震撼,感情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轉換成“我”是感動之餘情到深處的結果。

……

從中不難看出,通過同伴互評、自評,不僅關注了結果,而且反思了過程,積累了寶貴的數學思想,形成了嶄新認識,又讓學生從中領悟自我評價的魅力。

(3)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唯物主義辨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所以,我認為要想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必須使學生真正地參與評價、實施評價。

(1)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不僅可以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用於評價學生思維的方式,通過筆記幫助他們對於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寫出自己困惑或感興趣的地方。久而久之,讀書筆記還可以發展成為一個自我報告,作為評價自己能力,反思自己行為的一種手段。 在剛開始時,學生可能嘗試寫作比較困難,教師就可以提供一個讀書筆記的格式,例如:

日期: 

今天語文課的課題:

所涉及的重要知識: 

我理解最好的地方: 

有不明白或還要進一步理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