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反思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反思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它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改進和自我提高。在德育工作中,我們如果能引導學生養成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習慣,學生接受規範、改善自我的主動性和實效性將大為增強。

一、學生的反思對學生自身成長和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價值

1.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常聽教師這樣說,“我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卻把我的話當耳旁風”,“學生對我根本就不在乎,我還沒說完,他就跟我頂了起來”……可見,教師的說教引發了學生強烈的牴觸情緒。一味地說教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對學生來說,教師“說”出來的道理是外在於、強加於他們的,教師不恰當的說教極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會導致學生形成陽奉陰違的雙重人格。引導學生反思,則能尊重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使學生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的言行,從靈魂深處去審視自己,激發學生自主設定改進意向、自主制定奮鬥目標和措施。這樣,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就實現了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2.增加學生自我教育的深度。與教師的說教相比,學生的反思更具針對性。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經歷、生活經驗,特別是內心想法,教師無論怎樣“深挖”,也不會掌握得比學生更詳細,不會體會得比學生更深刻。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則會結合自己的情況,深入地進行思考,冷靜地進行道德判斷和價值選擇。如,我班有個學生在總結中寫道:“您在表揚進步的學生時,居然報出了我的名字,當時我感到很汗顏。其實,這次考得‘好’是因為我以前退步得太厲害,我努力得還不夠,我應當從過去的退步中汲取更多的經驗教訓。”學生能從進步中看出不足,將教師的表揚作為尋找差距、自我鞭策的機會,我為學生的進取心而感動。

3.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通常情況下,學生無法從教師的說教中獲得思維的鍛鍊,無法拓展自我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會結合自己的見聞和內心的獨特體驗,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有個學生在“說明書”中寫道,自己跑1000米通常需要4分20秒,連達標都做不到,但有次考試因為有前面的同學“逼”著,自己竟跑了3分38秒。由此這個學生想到了激發自身潛能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目標的重要意義,進而認識到自己學習上的種種不足。若是教師來進行說教,哪能挖掘到學生這樣細膩的內心感受?哪能獲得這樣豐富的教育素材?哪能實現學生這樣深入的思維拓展?

4.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習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生情感豐富而熱烈,但熱情難以持久;追求思想獨立,但容易走向極端甚至反面。反思則可以遏制學生的情緒衝動,避免學生出現逆反心理。魏書生說,班主任要善於發動學生“自己斗自己”,反思就是學生在進行自我思想鬥爭。在反思過程中,學生自己給自己擺事實,講道理,自己審視自己。在冷靜地分析、判斷、選擇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走向理智和成熟,養成了辯證分析、換位思考的習慣。同時,在“慎思”中明辨是非,彌補不足,使自己的人生趨向積極、光明的一面。引導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對學生的道德成長、思維發展和全面進步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