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反思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三、激發學生反思的積極性的有效策略

1.構建和諧的班集體。科學的治班理念、和諧的集體氛圍、融洽的人際關係,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對促進學生的主動反思也有積極作用。我提出了“品德第一,學習第二“的治班理念,要求學生將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質的提高擺在首要位置。這一治班理念,既給學生一種進取的信心,又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構建和諧的班集體,要求教師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求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和諧的班集體為學生的反思創設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平台,促進了反思的開放性、主動性和深刻性,增強了學生反思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2.樹立榜樣。榜樣在這裡有兩種:一種是表現的榜樣,指在班集體中起模範帶頭作用的“優等生”或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學生;一種是反思的榜樣,指能夠進行主動反思的學生。表現的榜樣能給人以激勵,但對有些學生來說,這類榜樣所取得的成績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表現雖不“完美”,但能夠合理地進行反思和自我分析的學生,也應成為榜樣;因為他們的經驗可供吸取,他們的教訓可引以為戒,他們能給人以啟迪的書面反思材料也能夠成為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加以利用。

3.肯定學生的長處。有些學生目前的表現還不是很好,但他們大膽的自我解剖、客觀的自我認知、自覺的反思行為等,也是值得肯定的長處。有個學生在“說明書”中寫道:“我總結了一下,我的學習成績至今還較差的原因,無非是上課時精力不集中,作業不做或‘偷工減料’。”我一方面指出,他的總結切中肯綮,他的反思理智而深入;另一方面適時地鼓勵他,他的表現並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不堪”,有些進校時和他情況差不多的學生還因為嚴重違紀被學校通報批評呢。

4.抓住教育時機。有利的教育時機是促進學生反思的催化劑。每學期初和階段性考試、期末考試之後,我都會要求學生進行一番回顧和展望,抓住機會對學生提出反思的要求;或布置班會課作業,或要求特定學生作書面小結,可將學生的點滴想法進一步深化,將學生短暫的良好表現進一步鞏固。初二下學期,我利用初三畢業前綜合素質評價的機會對學生進行了教育,提醒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進行反思。抓住時機,促進學生的反思,這一做法可以引導學生將反思作為一種習慣和生活常態,堅持和延續下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學生的反思固然有其教育價值,但教師對學生真摯的訴說、細緻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適當的“說教“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