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反思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二、學生反思的途徑

1.書面小結。指學生通過書面方式來總結和反思自己,如,寫“說明書”、思想匯報、入團申請、學習小結、各種聽後感與讀後感等。讓學生寫“說明書”是最常用的方式。“說明書”是學生針對自己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事件所寫的說明性文字,它的寫作要求是:學生應說明事件原委及自己在當時和事後的心理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抓住細節和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行反思和改進。我建議即將入團的學生先寫入團申請,之後還應寫思想匯報。我將學生思想匯報中的閃光點在班上“隆重推薦”給大家,號召學生之間彼此交流、學習。學生的思想匯報逐漸成為師生、生生交流對話的重要橋樑。有些書面小結是我統一要求的,如讀後感、學習小結等;有些是學生自願寫的,如思想匯報、入團申請等;有些則是硬性規定、必須上交的,如“說明書”等。寫書面小結是學生反思最常用的方式,它最具有針對性,最利於學生冷靜、理性、客觀地分析問題,認識自己。

2.班會課與日常集體教育。班會課是最正規的集體教育方式,日常集體教育則可以酌情不定期進行。口頭反思是班會課和日常集體教育中經常採用的形式,是指讓學生在班上就某個問題、某種現象亮觀點,談感想,在思想的交匯與碰撞中,全班學生共同受到啟發與教育。其間,教師還可以擇其要點,將學生書面反思中的精華在班內組織交流、學習活動,通過書面反思口頭化的方式,促進個體反思集體化。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呈現傷害學生自尊、泄露學生隱私的內容。

3.整理檔案。讓學生將自己某段時期的作業、考試情況,獲得的榮譽,犯過的錯誤及自己的心路歷程等分類歸檔,裝入成長記錄袋。袋中的內容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補充。在檢閱、整理檔案的過程中,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回憶過去,反思從前。如,有個學生在整理檔案後寫道,看到自己在初一剛進校時寫下的“高標準”、“高規格”的成長目標和詳細周密的學習計畫,反觀自己現在的懶散和疲沓,感到無比慚愧,他決定告別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調整目標,再不給自己後悔的機會。

4.寫自省手記。這種做法是針對那些積弊已久、屢教屢犯的學生的。這些“問題學生”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內就能夠矯正的,他們的反思和改進過程充滿長期性和複雜性。因此,有必要引導他們每天進行反思。這些學生是典型的“後進生”,針對他們寫作能力差、意志力薄弱、自我教育的主動性不強等特點,我在布置他們寫自省手記時,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寫不寫自便,什麼時候不寫,告訴我一聲即可(既尊重了學生的意願,又要求不寫時要“告訴我一聲”,這樣一來學生通常還是會寫的);第二,內容自便,建議學生必須寫自己的優點,可以不寫缺點;第三,字數自便,視學生每天的作業量、情緒等決定。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反思的主動性,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我想,對他們來說,寫日記是一種“負擔”,但在記錄自省手記的過程中,他們體會到的是進步的快樂。

5.其他方式。魏書生說,日記是一個人的道德長跑,對學生的反思和自我教育確實起著重要作用。但我班有些學生基礎太差,每天上交各種作業都有困難,又怎能坦然接受寫日記這種“額外負擔”?所以我只是鼓勵學生寫日記而不作統一要求。學生書面反思是一種較好的反思方式,但教師與學生的交談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學生還是未成年人,人生閱歷不足,思想不成熟,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教師可以幫助他們理性地思考,辯證地分析;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滲透了師生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的教育作用也是非常大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師生交談時,教師切忌居高臨下,板起面孔說教,而應給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