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的寫作常識

5、積極作用

自我評價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識,只有當人具有自我意識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功能首先表現為自我功能,就是說,它對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有著特殊的意義。自我評價也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它極大地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也決定著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還影響對他人的評價。要利用自我評價的正面價值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發展,還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評價的可能負面作用。

自我評價往往折射出他/她對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認識和態度。

自我評價是自我診斷、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過程。學習目標指標體系,既是自我診斷的依據,也是走向“康復”的方向。在學習活動中,大學生通過主動確立學習目標,及時進行自我診斷,以自我評價的結果來指導和改進其學習活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偏差,最終提高學習目標的實現水平。這正是自我評價的導向功能的體現.

6、自我功能

自我評價的功能首先表現為自我功能,就是說,它對人的自我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按照伯恩斯(burns)的看法,自我概念對人自己有著重要的心理作用。這些功能包括:保持內在一致性、決定個人對經驗怎樣解釋和決定人們的期望。個人怎樣理解自己,是其內在一致性的關鍵部分。個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動。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對自我評價的這種特殊自我功能有所關注。他們認為,自我評價具有個人行為定向的功能。認為,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從性質上可以分為兩種:積極的和消極的作用。每一種功能如果不能得到正確發揮,就可能變成消極的作用。而自我評價的消極功能將不利於個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因此,需要通過教育等恰當的方式引導人們的自我評價功能發揮。

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至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自我發展

自我評價會促使人們進行自我驗證,從而為自我發展提供動力。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一旦人們有了自我評價,就會努力確證他們的自我概念。特別是當自我評價是否定性的時候以及跟維護肯定性的自我評價的願望相衝突的時候,人們就會進行自我校驗(self-verification)。人們甚至喜歡跟那些能夠維護人們的自我評價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的人之所以能夠跟那些讓自己並不快樂的人在一起,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自我評價是正確的。懷特(white)和哈金斯(harkins)經過研究發現,白人更願意聽取的意見是黑人的而不是白的,因為他們要尋求來證明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如果大人說小孩很壞,這些孩子就會表現很壞。顯然,自我驗證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人對自我評價的自我證明。這樣的自我驗證過程對於主體自身的發展來說會有意義,因為如果主體的自我評價是正確的,自我驗證會促使主體去表現自己,通過實踐證明自己,而實踐可以給主體提供發展的機會。即使主體的評價不正確,通過自我驗證的過程可以提高主體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自我反思中主體會得到自我提高。

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還會自我督促,促使主體維持自我的一致性。人們通常會竭力在自己的各種信念和自我評價中間維持一致,不至於彼此衝突,這樣就會經常導致人們的自我評價和實際行為之間的差異。因為自我評價一旦形成,人們就容易堅持自己的自我評價,而實際行為卻必須符合環境的變化,環境會迫使人們採取的行為跟人們自我評價所預期的行為之間就會出現區別。也就是說,評價中的自我和行為中的自我不會始終一致。當實際的結果低於人們自以為能夠達到的目標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沮喪、不滿意以及產生其他各種鬱悶感。當實際的結果低於人們自以為應該達到的目標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害怕、擔憂以及產生其他各種焦慮感。善於自我敦促的人會採用各種方法來減少自我評價和實際行為之間的這種差異(self- discrepancy)。這樣就有可能消除自我評價中不正確的因素,從而使自我評價更加正確。在自我評價的意義上,自我發展是指不斷提高做出正確自我評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