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的寫作常識

在實際中,要反對過高或過低地進行自我評價,應該提倡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在實事求是地自我評價方面,鄧小平曾經給人們樹立過榜樣。他早在1987年11月就已明確提出:“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制定,我是出了力的,但不只是我一個人。所以,不能把九年來的成績都寫到我個人的帳上,可以寫我是集體的一分子”,因為,“我所做的事,無非反映了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願望,黨的這些政策也是由集體制定的。” 鄧小平作為人們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所具有的這種謙虛謹慎、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的確值得人們學習和敬佩,不愧是才德雙全的一代偉人。如果一個人都能像鄧小平那樣客觀地評價自己,那就一定能不斷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不過,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往往會傾向於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容易形成“自己比一般人能力差”的自我評價,也就是容易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尤其那些缺乏自信和處於抑鬱狀態中的人們更容易如此。當人們遭受挫折的時候,也很容易過低估價自己。這樣的不正確的自我評價現象,在心理學裡稱為“wobegon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根據個體所處的不同社會文化環境,wobegon湖效應並不是完全只有消極意義,相反它也可能具有積極意義,因為如果一個人低調估價自己,就可能會辦事情更加追求穩妥。所以,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這樣的不正確的自我評價(低估自己)並不是一定不好。

在教育學以及其他領域,自我評價功能的運用在實踐過程中已經獲得非常好的成效。這說明,自我評價的功能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在教育中,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那就意味著學生要進行自我導向與控制,自我審視與診斷,自我促進與激勵,這就是元認知,是對自我評價的功能的一種運用途徑。在教育中,還可以利用教師的自我評價機制來改進教學;也可以利用學校的自我評價來改進學校管理;還可以在德育中利用自我評價來提高德育的效能;等等。因此,現代教育家對自我評價的意義已經越來越重視。同時,在人力資源開發、組織管理、績效評估等許多領域,自我評價的機制也開始得到廣泛使用。這說明,自我評價是一個非常有前景和價值(包括理論的和實踐的價值)的課題。

10、基本內涵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自我評價是指員工對影響其工作的因素進行全面的認識。自我評價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都很重要。真實的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員工認識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長為企業多做貢獻,實現自我價值;同時還可以幫助員工認識自身不足,揚長避短,少犯錯誤。職業規劃必須從自我認識開始,然後這個人才能建立可實現的目標,並確定怎樣達到這些目標。

11、四點注意

“人貴有自知之明”,那么,我們怎樣才能達到“自知”呢?下面,我們就從求職應試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將討論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從哪些角度來認識自己,二是怎樣從這些角度進行自我預測。

在面試之前,你應當至少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自我判斷,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興趣與潛能,職業適應性等關係重大的個人特徵。

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指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類別,各類知識相互影響而形成的知識框架以及各類知識的比重。知識結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比重,二是普通知識和特殊知識的比重,三是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比重,四是傳統知識和現代知識的比重,等等。這裡所講的“比重”,不僅指數量關係,也指質量關係。你也許感到很難說清楚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沒有多大關係。你並不需要得出一個精確的結論,但是你必須分析你的知識結構,特別是要找出你所特有的或占優勢的知識和缺乏的或處於劣勢的知識,這樣你才能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在求職應試之前,知識結構的分析至少對你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選擇適宜的職業。例如,如果你對計算機軟體有淵博的知識,卻對管理學一竅不通,你最好還是去搞科研開發,而不要去競爭人事經理的職位。如果你的文字功底很差,就儘量避免去競爭市長文秘這個職位。二是針對應聘職位所需的知識結構,儘快彌補不足,使自己的現有知識結構得到改變以適應職位的要求。例如,你決定去應聘勞動局工資處處長職位,但對工資管理知之甚少,就必須通過看書或向別人請教等方法儘快學些基礎的適用的工資管理知識,避免在面試過程中出現一問三不知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