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太平橋的文章欣賞

: 太平橋,原名賀櫓橋。相傳隋大將軍賀若弼曾在此造櫓,故名。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太平橋》。

老太平橋東、西原有兩座關隘,分別上懸“江淮背腹”、“吳楚沖衢”的橫額。藍底白字,時日久遠,是明朝隆慶六年(1572)二月任全椒縣令的浙江歸安人、進士嚴汝麟所書。鑲嵌在國光樓門洞上方的“奎光樓”也出自嚴汝麟的手筆。

舊太平橋東,有一座石獅子牌坊,又稱節孝總坊,上刻一千餘人姓名,是清鹹豐年間邑人程錫齡所建,光緒三十四年(1908)圯,民國間尚有石基在。太平橋至千佛庵有一條小街,叫太平里。居民多以種菜為業。千佛庵一直辦有學塾。民國時,城內文士走太平,常約聚於千佛庵,相與吟喔。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曾任江浦縣典史、文士邱遲仙告假經太平橋,作詩書贈印竹泉(清末民國間本縣人,曾任國小校長,中學教員):“多畫青山不值錢,畫山贈與舊時賢。而今又返江南棹,多少煙嵐繞筆尖。”

太平橋是舊時滁州至廬州(合肥)古驛道的必經之處。隨著“走太平”的人數不斷增多,原來的小橋已經無法承載,全椒縣政府決定重建太平橋。1992年9月重建工程動工,1994年2月竣工。重建後的太平橋系傳統風格、現代結構的鋼索斜拉人行橋,長90米,寬3.56米。橋兩頭建了牌坊,現在牌坊上懸掛著“江淮背腹”、“吳楚沖衢”的匾額,是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縣書畫社副理事長、縣政協委員、已故的書法名家方誌均所書。重建的太平橋勢如長虹臥波,既有古典意韻,又充滿著現代氣息,成了當時全椒的一大人文景觀。

據民國九年版《全椒縣誌》載:“正月十六日,傾城士女出遊於東門太平橋,取祓除不祥之意……諺謂之‘走太平’,是日謂之‘太平日’。遊人不遠數十里而至者,爆竹及鼓吹聲至夜分不絕。”放煙花、鳴炮竹,祈求太平永遠,現已演繹成全椒的一大民俗。“走太平”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數逐年成倍增長。到了20xx年,走太平的人數已達到30萬人,斜拉橋已無法滿足“走太平”的需求。再加上太平橋橋面太窄,結構老化失修和不堪重負的狀況,太平橋已存在著重大的安全隱患。20xx年10月5日,太平橋拆除重建工程開工,僅用3個月時間,新的太平橋建成並投入使用。

重建的太平橋是三跨連續梁的廊橋,橋樑跨徑為101米,橋面寬16米,中間橋面寬為8.8米,兩側廊道各3.6米。橋面用花崗岩石板鋪面,橋墩是拱門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頭建有四角重檐亭4座,主墩位置的橫樑和橋面各加寬2米,形成觀景平台。中跨的橋面兩側建有避雨遮陽的仿古長廊。新太平橋具有濃厚的傳統建築風格和文化特色,成了襄河水利風景區又一個重要的人文景觀。

現在“正月十六走太平”這個全椒縣特有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已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正月十六,從凌晨到子夜,全椒縣四鄉八鄰數十萬民眾扶老攜幼,到位於縣城東側襄河之上的太平橋上走一趟,以期平安。“走太平”活動傳承迄今,盛況不衰,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近幾年影響力傳至全國各地、東南亞和歐美等地。太平橋已成了傳承全椒傳統民俗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每逢正月十六,全椒幾乎是萬人空巷走太平。

公眾號:天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