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六十四 列傳第五十二



在任有惠政,奏課連最,擢為禮部尚書。世康寡嗜欲,不慕勢貴,未嘗以位望矜物。聞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顯人過咎,以求名譽。進爵上庸郡公。轉吏部尚書,選用平允,請託不行。以母憂去職,固辭,乞終私制。上不許。開皇七年,將事江南,議重方鎮,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幾授安州總管,遷信州總管。十三年,復拜吏部尚書,前後十餘年間,多所進拔,朝廷稱為廉平。

嘗因休暇,謂子弟曰:"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滿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蹤二疏,伏奉尊命。"後因侍宴,世康再拜陳讓,願乞骸骨。上曰:"冀與公共理天下,今之所請,深乖本望。縱筋力衰謝,猶屈公臥臨一隅。"於是出拜荊州總管。時天下唯置荊、並、楊、益四大總管,並、楊、益三州並親王臨統,唯荊州委於世康,時論以此為美。世康為政簡靜,百姓愛悅。卒於州。上聞而痛惜,贈大將軍,謚曰文。

世康性孝友,初以諸弟位並隆貴,獨季弟世約宦途不達,共推父時田宅盡以與之。世多其義。

長子福子,位司隸別駕。

次子福嗣,位內史舍人。後以罪黜。楊玄感之亂,從衛玄戰,敗於城北,為玄感所獲。令為文檄,詞甚不遜。尋背玄感還東都,帝銜之,車裂於高陽。

少子福獎,通事舍人。在東都,與玄感戰沒。

世康兄洸,字世穆。性剛毅,有器乾,少便弓馬。仕周,釋褐直寢上士。數從征伐,累遷開府,賜爵衛國縣公。隋文帝為丞相,從季父孝寬擊尉遲迥於相州,以功拜柱國,進襄陽郡公。時突厥寇邊,皇太子屯鹹陽,令洸統兵出原州道。與虜相遇,擊破之。拜江陵總管,俄拜安州總管。伐陳之役,為行軍總管。及陳平,拜江州總管。略定九江,遂進圖嶺南。上與書慰勉之。洸至廣州,嶺表皆降之。上聞而大悅,許以便宜從事。洸所綏集二十四州,拜廣州總管。歲余,番禺夷王仲宣反,以兵圍洸,洸拒之,中流矢卒。贈上柱國,賜綿絹萬段,謚曰敬。

子協,字欽仁。好學有雅量,位秘書郎。其父在廣州有功,上命協齎詔書勞問,未至而父卒。上以其父死王事,拜協柱國,歷定、息、秦三州刺史,有能名。卒官。

洸弟瓘,字世恭。御正下大夫,儀同三司、行隨州刺史。

瓘弟藝,字世文。周武帝時,以軍功位上儀同,賜爵修武縣侯,授左旅下大失,出為魏郡太守。及隋文帝為丞相,尉遲迥陰圖不軌,朝廷遣藝季父孝寬馳往代迥。孝寬將至鄴,詐病止傳舍,從迥求藥,以密觀變。藝因投孝寬,即從孝寬擊迥。以功進位上大將軍,改封武威縣公,以修武縣侯別封一子。文帝受禪,進封魏興郡公,拜齊州刺史。為政通簡,士庶懷惠。遷營州總管。藝容貌瑰偉,每夷狄參謁,必整儀衛,盛服以見之,獨坐滿一榻。蕃人畏懼,莫敢仰視。而大修產業,與北夷貿易,家資巨萬。頗為清論所譏。卒官。謚曰懷。

藝弟沖,字世沖。以名家子,在周釋褐衛公府禮曹參軍。從大將軍元定度江伐陳,為陳人所虜。周武帝以幣贖還之。帝復令沖以馬千匹使陳,贖開府賀拔華等五十人及元定之柩而還。沖有辭辯,奉使稱旨。累遷小御伯下大夫,加上儀同,拜汾州刺史。

隋文帝踐阼,征兼散騎常侍,進位開府,賜爵安固縣侯。歲余,發南汾州胡千餘人北築長城,在途皆亡。上呼沖問計,沖曰:"皆由牧宰不稱所致,請以理綏靜,可不勞兵而定。"上因命沖綏懷叛者,月余,並赴長城。上降書勞勉之。尋拜石州刺史,甚得諸胡歡心。以母憂去職。俄起為南寧州總管,持節撫慰,復遣柱國王長述以兵繼進。沖既至南寧,渠帥首領皆詣府參謁。上大悅,下詔褒揚之。其兄子伯仁隨沖在府,掠人之妻,士卒縱暴,邊人失望。上聞之,大怒,令蜀王秀按其事。益州長史元岩性方正,按沖無所寬貸。竟坐免官。其弟太子洗馬世約譖岩於皇太子。上謂太子曰:"古人云:'酤酒酸而不售者,為噬犬耳。'今何用世約乎!"世約遂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