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歲余,下詔:"穆自今已後,雖有愆罪,但非謀逆,縱有百死,終不推問。"開皇六年薨,時年七十七,遺令以不得陪駕岱宗為恨。詔遣黃門侍郎監護喪事,贈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明。賜以石槨、前後部羽葆鼓吹、轀輬車,百僚送之郭外。詔太常卿牛弘齊哀冊文,祭以太牢。

長子惇字士獻。周文帝令功臣長子並與略陽公游處,惇於輩流中特被引接,每有遐方服玩珍奇,無不班賜。封安樂郡公,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鳳州刺史。先穆卒。子筠,襲祖爵。

惇弟怡,位儀同三司,贈渭州刺史。

怡弟雅,少有識量。仕周,以軍功封西安縣男,位荊州總管。開皇初,進爵為公。

雅弟恆,位監州刺史,封曲陽侯。

恆弟榮,位合州刺史,長城縣公。

榮弟直,位車騎將軍、歸政縣侯。

直弟雄,位柱國、驃騎將軍、密國公。

雄弟渾,仁壽初,忿筠憢嗇,遣兄子善衡賊之。求盜不得,文帝大怒,盡追其親族。初,筠與從父弟瞿曇有隙,渾遂證瞿曇殺之,而善衡獲免。筠死,帝議立嗣。邳公蘇威奏筠不軌,請絕其封。帝不許,乃以渾嗣。

渾字金才,姿貌瑰偉,美須髯。起家左侍上士。尉遲迥反於鄴,時穆在并州,隋文帝甚慮迥,遣渾乘驛詣穆遽令渾入京奉熨斗曰:"願執柄以慰天下也。"文帝大悅。又遣渾詣韋孝寬所而述穆意。會鄴平,以功授上儀同三司,封安武郡公。開皇中,晉王廣出藩,渾以驃騎將軍領親信,從往揚州。

及筠死,渾規欲紹之,謂妻兄太子左衛率宇文述曰:"若得襲封,當以國賦之半,每歲相奉。"述因入白皇太子,奏文帝,竟詔渾襲申公以奉穆嗣。大業六年,追改穆封為郕公,渾仍襲焉。累加光祿大夫,遷右驍騎衛大將軍渾既紹父業,日增豪侈。二歲後不以奉物分述。述大恚,因醉謂其友人於象賢曰:"我竟為金才所賣,死且不忘。"渾聞之,由是結隙。及帝討遼東,有方士安伽陀謂帝曰:"李氏應為天子,宜盡誅天下李姓。"述知之,因構渾於帝曰:"臣與金才夙親,聞其數與李敏、善衡等日夜屏語,或終夕不寢。渾大臣也,家世隆盛,身捉禁兵,不宜然。"帝曰:"卿可覓其事。"述乃遣武賁郎將裴仁基表告渾反,即日遣述掩其家。遣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蘊雜推之,數日,不得反狀。帝更遣述推。述入獄中召出敏妻宇文氏,謂曰:"夫人,帝甥也,何患無賢夫?李敏、金才名當妖讖,夫人當自求全。"因教言金才嘗告敏云:"汝應圖錄,當為天子。今主上好兵,勞擾百姓,此亦天亡隋時也。若復度遼,吾與汝必為大將軍,每軍二萬餘兵,固以五萬人矣。又發諸房子侄內外親婭並募從征,吾家子弟決為主帥,分領兵馬,散在諸軍。吾懷汝前發,襲取御營,子弟響赴,一日之間,天下定矣。"述口自傳授,令敏妻寫表,封雲"上密"。述持入奏云:"已得金才反狀,並有敏妻密表。"帝覽之,泣曰:"吾宗社幾傾,賴親家公而獲全耳。"於是誅渾、敏等,自余無少長皆徙嶺表。

梁御,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後因官北邊,遂家於武川,改姓紇豆陵氏。高祖俟力提,從魏太武征討,位揚武將軍、定陽侯。御少好學,進趣詳雅,及長,更好弓馬。爾朱天光西討,知御有志略,引為左右。共平關、隴,除益州刺史,第一領人酋長,封白水縣侯。從賀拔岳鎮長安。及岳被害,御與諸將同謀翊戴周文帝。周文既平秦、隴,欲引兵東下。雍州刺史賈顯相見,因說顯,顯即出迎周文,御遂入鎮雍州。大統元年,進爵信都縣公,授尚書右僕射。從周文復弘農,破沙苑,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出為東雍州刺史,為政舉大綱而已,人庶稱之。薨於州,臨終唯以國步未康為恨,言不及家。贈太尉、尚書令、雍州刺史,謚曰武昭。子睿。

睿字恃德,少沉敏有行檢。周文帝時,以功臣子養宮中,復命與諸子游。七歲,襲爵廣平郡公。累加儀同三司、本州大中正、開府,改封五龍郡公,渭州刺史。周閔帝受禪,征為御伯。出為中州刺史,鎮新安以備齊。齊人來寇,睿輒挫之。帝甚嘉嘆,拜大將軍。以御佐命功,進爵蔣國公。入為司會。後從齊王憲拒齊將斛律明月於洛陽,每戰有功,遷小冢宰。歷敷州刺史、涼、安二州總管,俱有惠政,進位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