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徐陵 子儉 份 儀 弟孝克



後東遊,居於錢塘之佳義里,與諸僧討論釋典,遂通《三論》。每日二時講,旦講佛經,晚講《禮傳》,道俗受業者數百人。天嘉中,除剡令,非其好也,尋復去職。太建四年,征為秘書丞,不就,乃蔬食長齋,持菩薩戒,晝夜講誦《法華經》,高宗甚嘉其操行。

六年,除國子博士,遷通直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尋為真。孝克每侍宴,無所食啖,至席散,當其前膳羞損減,高宗密記以問中書舍人管斌,斌不能對。自是斌以意伺之,見孝克取珍果內紳帶中,斌當時莫識其意,後更尋訪,方知還以遺母。斌以實啟,高宗嗟嘆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饌,並遣將還,以餉其母,時論美之。

至德中,皇太子入之釋奠,百司陪列,孝克發《孝經》題,後主詔皇太子北面致敬。禎明元年,入為都官尚書。自晉以來,尚書官僚皆攜家屬居省。省在台城內下舍門,中有閣道,東西跨路,通於朝堂。其第一即都官之省,西抵閣道,年化久遠,多有鬼怪,每昏夜之際,無故有聲光,或見人著衣冠從井中出,須臾復沒,或門閣自然開閉。居省者多死亡,尚書周確卒於此省。孝克代確,便即居之,經涉兩載,妖變皆息,時人鹹以為貞正所致。

孝克性清素而好施惠,故不免饑寒,後主敕以石頭津稅給之,孝克悉用設齋寫經,隨得隨盡。二年,為散騎常侍,侍東宮。陳亡,隨例入關。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為粥,不能常辦。母亡之後,孝克遂常啖麥,有遺粳米者,孝克對而悲泣,終身不復食之焉。

開皇十年,長安疾疫,隋文帝聞其名行,召令於尚書都堂講《金剛般若經》。尋授國子博士。後侍東宮講《禮傳》。十九年,以疾卒,時年七十三。臨終,正坐念佛,室內有非常異香氣,鄰里皆驚異之。子萬載,仕至晉安王功曹史、太子洗馬。

史臣曰:徐孝穆挺五行之秀,稟天地之靈,聰明特達,籠罩今古。及締構興王,遭逢泰運,位隆朝宰,獻替謀猷,蓋亮直存矣。孝克砥身厲行,養親逾禮,亦參、閔之志歟!

《陳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