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長勺曹劌敗


師,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師率之。十五鄉出三萬人,以為
三軍。君主中軍,高國二子各主一軍。四時之隙,從事田獵:
春日搜,以索不孕之獸;夏曰苗,以除五穀之災;秋日獮,行
殺以順秋氣;冬曰狩,圍守以告成功,使民習於武事。是故
軍伍整於里,軍旅整於郊。內教既成,勿令遷徙。伍之人祭
祀同福,死喪同恤;人與人相儔,家與家相儔;世同居,少
同游。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晝戰目相識,足以不散;其
歡欣足以相死。居則同樂,死則同哀;守則同固,戰則同強。
有此三萬人,足以橫行於天下。”
桓公曰:“兵勢既強,可以征天下諸侯乎?”對曰:“未可
也。周室未屏,鄰國未附,君欲從事 ①
於天下諸侯,莫若尊
周而親鄰國。”桓公曰:“其道若何?”對曰:“審吾疆場,而


其侵地;重為皮幣

以聘問,而勿受其貲

,則四鄰之國
親我矣。請以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襲,多其貲帛,使
週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又使人以皮幣玩好,鬻行
四方,以察其上下之所好。擇其瑕者而攻之,可以益

地,擇
其淫亂篡弒者而誅之,可以立威。如此,則天下諸侯,皆相
率而朝於齊矣。然後率諸侯以事周,使修職貢,則王室尊矣。
方伯之名,君雖欲辭之,不可得也。”
桓公與管夷吾連語三日三夜,字字投機,全不知倦。桓
公大悅。乃復齋戒三日,告於太廟,欲拜管夷吾為相。夷吾
辭而不受。桓公曰:“吾納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為相。
何為不受?”對曰:“臣聞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
潤,非一流之歸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則用五傑。”桓公曰
“五傑為誰?”對曰:“升降揖遜,進退閒習,辨辭之剛柔,臣
不如隰朋;請立為大司行。墾草萊,闢土地,聚粟眾多,盡
地之利,臣不如寧越;請立為大司田。平原廣牧,車不結轍,
士不鏇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成父;請
立為大司馬。決獄執中,不殺無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須
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避死亡,不撓
富貴,臣不如東郭樂;請立為大諫之官。君若欲治國強兵,則
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臣雖不才,強成君命,以效區區。”
桓公遂拜管夷吾為相國,賜以國中市租

一年。其隰朋以下
五人,皆依夷吾所薦,一一拜官,各治其事。遂懸榜國門,凡
所奏富強之策,次第盡舉而行之。他日,桓公又問於管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