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



凡六藝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重十一篇。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至於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序六藝為九種。

《晏子》八篇。名嬰,謚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有《列傳》。《子思》二十三篇。名伋,孔子孫,為魯繆公師。

《曾子》十八篇。名參,孔子弟子。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啟後。

《宓子》十六篇。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

《景子》三篇。說宓子語,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公孔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孟子》十一篇。

名軻,鄒人,子思弟子,有《列傳》。

《孫卿子》三十三篇。名況,趙人,為齊稷下祭酒,有《列傳》。《羋子》十八篇。名嬰,齊人,七十子之後。《內業》十五篇。不知作書者。

《周史六韜》六篇。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

《周政》六篇。周時法度政教。

《周法》九篇。法天地,立百官。

《河間周制》十八篇。似河間獻王所述也。

《讕言》十篇。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

《功議》四篇。不知作者,論功德事。

《甯越》一篇。中牟人,為周威王師。

《王孫子》一篇。一曰《巧心》。

《公孫固》一篇。十八章,齊閔王失國,問之,固因為陳古今成敗也。

《李氏春秋》二篇。

《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董子》一篇。名無心,難墨子。

《俟子》一篇。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黃人。

《魯仲連子》十四篇。有《列傳》。

《平原君》七篇。朱建也。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高祖傳》文十三篇。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

《陸賈》二十三篇。

《劉敬》三篇。

《孝文傳》十一篇。文帝所稱及詔策。

《賈山》八篇。

《太常蓼侯孔藏》十篇。父聚,高祖時以功臣封,臧嗣爵。

《賈誼》五十八篇。

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宮》三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皃寬》九篇。

《公孫弘》十篇。

《終軍》八篇。

《吾丘壽王》六篇。

《虞丘說》一篇。難孫卿也。

《莊助》四篇。

《臣彭》四篇。

《鉤盾冗從李步昌》八篇。宣帝時數言事。

《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劉向所序六十七篇。

《新序》、《說苑》、《世說》、《列女傳頌圖》也。

楊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楊雄一家三十八篇。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陽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

《伊尹》五十一篇。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