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



楊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也,少習《易》,並七政、元氣、風雲占候。為郡文學掾。時,有大雀夜集於庫樓上,太守廉范以問由。由對曰:"此占郡內當有小兵,然不為害。"後二十餘日,廣柔縣蠻夷反,殺傷長吏,郡發庫兵擊之。又有風吹削哺,太守以問由。由對曰:"方當有薦木實者,其色黃赤。"頃之,五官掾獻橘數包。

由嘗從人飲,敕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嚴駕。"既而趣去。後主人舍有斗相殺者,人請問何以知之。由曰:"向社中木上有鳩斗,此兵賊之象也。"其言多驗。著書十餘篇,名曰《其平》。終於家。

李南字孝山,丹陽句容人也。少篤學,明於風角。和帝永元中,太守馬棱坐盜賊事被征,當詣廷尉,吏民不寧,南特通謁賀。棱意有恨,謂曰:"太守不德,今當即罪,而君反相賀邪?"南曰:"旦有善風,明日中時,應有吉問,故來稱慶。"旦日,棱延望景晏,以為無征;至晡,乃有驛使齎詔書原停棱事。南問其遲留之狀。使者曰:"向度宛陵浦里,馬踠足,是以不得速。"棱乃服焉。後舉有道,辟公府,病不行,終於家。

南女亦曉家術,為由拳縣人妻。晨詣爨室,卒有暴風,婦便上堂從姑求歸,辭其二親。姑不許,乃跪而泣曰:"家世傳術,疾風卒起,先吹灶突及井,此禍為婦女主爨者,妾將亡之應。"因著其亡日。乃聽還家,如期病卒。

李郃字孟節,漢中南鄭人也。父頡,以儒學稱,官至博士。郃襲父業,游太學,通《五經》。善《河》、《洛》風星,外質樸,人莫之識。縣召署幕門候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採風謠。使者二人當到益部,投郃候舍。時,夏夕露坐,郃因仰觀,問曰:"二君發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驚相視曰:"不聞也。"問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後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漢中太守,郃猶為吏。太守奇其隱德,召署戶曹史。時,大將軍竇憲納妻,天下郡國皆有禮慶,郡亦遣使。郃進諫曰:"竇將軍椒房之親,不修禮德,而專權驕恣,危亡之禍可翹足而待。願明府一心王室,勿與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請求自行,許之。郃遂所在留遲,以觀其變。行至扶風,而憲就國自殺,支黨悉伏其誅。凡交通憲者,皆為免官,唯漢中太守不豫焉。

郃歲中舉孝廉,五遷尚書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為司空,數陳得失,有忠臣節。在位四年,坐請託事免。

安帝崩,北鄉侯立,復為司徒。及北鄉侯病,郃陰與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趙直謀立順帝,會孫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顯。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災異,賜策免。將作大匠翟酺上郃"潛圖大計,以安社稷",於是錄陰謀之功,封郃涉都侯,辭讓不受。年八十餘,卒於家。門人上黨馮胄獨制服,心喪三年,時人異之。

胄字世威,奉世之後也。常慕周伯況、閔仲叔之為人,隱處山澤,不應徵辟。

郃子固,已見前傳。弟子歷,字季子。清白有節,博學善交,與鄭玄、陳紀等相結。為新城長,政貴無為。亦好方術。時,天下旱,縣界特雨。官至奉車都尉。

段翳字元章,廣漢新都人也。習《易經》,明風角。時有就其學者,雖未至,必豫知其姓名。嘗告守津吏曰:"某日當有諸生二人,荷擔問翳舍處者,幸為告之。"後竟如其言。又有一生來學,積年,自謂略究要術,辭歸鄉里。翳為合膏藥,並以簡書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發視之。"生到葭萌,與吏爭度,津吏楇破從者頭。生開筒得書,言到葭萌,與吏鬥頭破者,以此膏裹之。生用其言,創者即愈。生嘆服,乃還卒業。翳遂隱居竄跡,終於家。

廖扶字文起,汝南平輿人也。習《韓詩》、《歐陽尚書》,教授常數百人。父為北地太守,永國中,坐羌沒郡下獄死。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及服終而嘆曰:"老子有言:'名與身孰親?'吾豈為名乎!"遂絕志世外。專精經典,尤明天文、讖緯,風角、推步之術。州郡公府辟召,皆不應。就問災異,亦無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