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現紅鸞林貴妃應課 揭黃榜唐義士治河


當面再來請罪。”說罷,同幾個庶民都去了。
次日,守候國舅,一直等到夜深,也不見來。多九公又去打聽,原來眾百姓
已將國舅府圍的水泄不通,在那裡候信。唐敖這一夜更不曾合眼。次日清晨起來,
多九公道:“唐兄,你看:不知不覺又是一天了。據老夫看來:若象這樣,只怕
我們吃了喜蛋才能回去哩。”唐敖道:“此話怎講?”多九公道:“林兄同國王
成親,今已兩日。再過幾日,倘恭喜懷了身孕,你是國王的妻妹婿,這樣好親戚,
豈不要送喜蛋么?”唐敖急的無計可施,惟有專候國舅之信。
誰知國舅自從那日安頓眾百姓,次日上朝,國王只推有病,總不見面。把個
國舅急的走出走進,毫無主意。並聞府中已被眾百姓團團圍住,專等治河回音,
更覺著急,又不敢回府。又恐唐敖走脫,因派許多兵役在城門把守。又差人時刻
送酒送菜到迎賓館去,又挑了幾擔魚肉雞鴨之類送到唐敖船上,無非遮人耳目,
恐怕冷落之意。當日就在朝堂住了。
第二日,天將發曉,國王起來,大為不樂,將國舅宣來問道:“那揭榜婦人
可在么?”國舅奏道:“此人現在賓館,因國主沒有示下,大約今日就要回去。”
國王道:“他果能治河。我念生靈為重,原可施恩把王妃釋放。不知他治的究竟
如何。莫若守他河路治好,再放王妃回去。倘修治不善,不能完功,虛費銀兩,
即將王妃留在此處,日後照數拿銀來贖。國舅以為何如?”國舅聽了,滿心歡喜
道:“主上如此辦理,既不虛糜帑項,又安眾民之心;倘河道成功,也除通國大
患:真是一舉兩便。”國王道:“你就照此辦去。”
國舅來至迎賓館,見了唐敖,彼此敘了寒溫。原來這位國舅姓坤,年紀不滿
五旬,聲音面貌,宛如太監。二人茶罷。國舅道:“昨日眾百姓齊集朝門,備言
貴人因念敝邦水患,特來救援。老夫適值朝中有事,不能趨陪,多有得罪,尚望
海涵!至令親因在王府賣貨,忽染重恙,現在仍來獲痊,俟略將養,自然即送歸
舟。至立王妃之說,系小民訛傳,斷斷不可輕信。但但河一事,不知貴人有何高
見?”唐敖道:“貴邦河道受病之由,小子尚未目睹,不敢謬執臆見。若論大概
情形,當年治河的,莫善於禹。吾聞禹疏九河,這個‘疏’字,卻是治河主腦:
疏通眾水,使之各有所歸,所謂‘來有來源,去有去路’。根源既清,中無壅滯,
自然不至為患了。此小子愚昧之見,將來看過河道,尚望國舅大人指教。”國舅
聽了,連連點頭。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