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 桂員外途窮懺悔


嚴氏為桂家嘔氣,又路上往來受了勞碌,歸家一病三月。施還尋醫問卜,諸般不效,亡之命矣夫!衣多棺停,一事不辦,只得將祖房絕賣與本縣牛公子管業。那牛公子的父親牛萬戶久在李平章門下用事,說事過錢,起家百萬。公子倚勢欺人,無所不至。他門下又有個用事的叫做郭刁兒,專一替他察訪孤兒寡婦便宜田產,半價收買。施還年幼,岳丈支公雖則鄉紳,是個厚德長者,自己家事不屑照管,怎管得女婿之事。施小舍人急於求售,落其圈套,房產值數千金,郭刁兒於中議估,只值四百金。以百金壓契,余俟出房後方交;施還想營葬遷居,其費甚多,百金不能濟事,再三請益,只許加四十金。還勉支葬事,丘壠已成,所余無幾。尋房子不來,牛公子雪片差人催促出屋。支翁看不過意,親往謁牛公於,要與女婿說個方便。連去數次,並不接見。支翁道:“等他回拜時講。”牛公子卻蹈襲個典故,是孔子拜陽貨之法,陰亡而往。支翁回家,連忙又去,仍回不在家了。支翁大怒,與女婿說道:’那些市井之輩,不通情理,莫去求他!賢婿且就甥館權住幾時,待尋得房子時,從容議遷便了。”
施還從岳父之言,要將家私什物權移到支家。先拆卸祖父臥房裝招,往支處修理。於乃祖房內天花板上得一小匣,重重封固。還開看之,別無他物,只有帳簿一本,內開:某處埋銀若干,某處若干,如此數處。未寫“九十翁公明親筆”。
還喜甚,納諸袖中,分付眾人且莫拆動。即詣支翁家商議。支翁看了帳簿道:“既如此,不必遷居了。”乃隨婿到彼,先發臥房檻下左柱嗓邊,簿上載內藏銀二千兩。果然不謬。遂將銀一百四十兩與牛公子贖房。公子執定前言,勒捎不許。
支翁遍求公子親戚往說方便,公子索要加倍,度施家沒有銀子。誰知藏錨充然,一天平兌足二百八十兩。公子沒理得講,只得收了銀子,推說文契偶尋不出,再過一日送還。哄得施還轉背,即將悔產事訟於本府。 本本府陳太守正直無私,索知牛公子之為人,又得支鄉宦替女婿分訴明白。斷今回贖原價一百四十兩,外加契面銀一十四兩,其餘一百二十六兩追出助修學宮,文契追還施小官人,郭刁兒坐教唆問杖。牛公子羞變成怒,寫家書一封,差家人往京師,捏造施家三世惡單,教父親討李平章關節,托囑地方上司官,訪拿施還出氣。誰知人謀雖巧,天理難容,正是:
下水拖人他未溺,逆風點火自先燒。
那時元順帝失政,紅中賊起,大肆劫掠。朝廷命樞密使咬咬征討。李平章私受紅中賊賄賂,主張招安。事發,坐同逆系獄。窮治黨與,牛萬戶系首名,該全家抄斬,頃刻有詔書下來。家人得了這個凶信,連夜奔回說了。牛公子驚慌,收拾細軟家私,帶妻攜女,往海上避難。遇叛寇方國珍游兵,奪其妻妾金帛,公子刀下亡身,此乃作惡之報也。
卻說施還自發了藏鋁,贖產安居,照帳簿以次發掘,不爽分毫,得財巨萬。
只有內開桑棗園銀杏樹下埋藏一千五百兩,只剩得三個空壇。只道神物化去,“付之度外,亦不疑桂生之事。自此遍贖田產,又得支翁代為經理,重為富室,直待服閡成親,不在話下。
再說桂員外在會稽為財主,因田多役重,官府生事侵漁,甚以為苦。近鄰有尤生號尤滑稽,慣走京師,包攬事乾,出入貴人門下。員外一日與他商及此事。
尤生道:“何不入粟買官,一則冠蓋榮身,二則官戶免役,兩得其便。”員外道:“不知所費幾何?仗者兄斡鏇則個!”尤生道:“此事吾所熟為,吳中許萬戶、衛千兵都是我替他幹的,見今腰金衣紫,食祿乾石。兄若要做時,敢不效勞,多不過三千,少則二千足矣。”桂生惑於其言,隨將白金五十兩付與尤生安家。又收拾三千餘金,擇日同尤生赴京。一路上尤生將甜言美語哄誘桂生,桂生深信,與之結為兄弟,一到京師,將三千金唾手付之,恣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