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五十五 志第三十六



刑部

尚書一員,正三品。侍郎一員,正四品。郎中一員,從五品。員外郎二員,從六品。一員掌律令格式、審定刑名、關津譏察、赦詔勘鞫、追征給沒等事;一員掌監戶、官戶、配隸、訴良賤、城門啟閉、官吏改正、功賞捕亡等事。主事二員,從七品。(令史五十一人,內女直二十二人,譯史五人,通事二人。)架閣庫。管勾一員,正八品。掌刑、工兩部架閣。(大安二年以主事各兼。)同管勾一員,從八品。

工部

尚書一員,正三品。侍郎一員,正四品。郎中一員,從五品。掌修造建設法式、諸作工匠、屯田、山林川澤之禁、江河堤岸、道路橋樑之事。員外郎一員,從六品。(貞祐五年,兼覆實司官。天德三年,增二員。)主事二員,從七品。(令史十八人,內女直四人。譯史二人,通事一人。)覆實司。管勾一員,從七品。隸戶、工部,掌覆實營造材物、工匠價直等事。(大安元年,隸三司、工部,罷同管勾。貞祐五年並罷之,以二部主事兼。興定四年復設,從省擬,不令戶、工部舉。)

右三部檢法司。司正二員,正八品。檢法,從八品。二十二員。

都元帥府。(掌征討之事,兵罷則省。天會二年,伐宋始置。泰和八年,復改為樞密院。)

都元帥一員,從一品。左副元帥一員,正二品。右副元帥一員,正二品。元帥左監軍一員,正三品。元帥右監軍一員,正三品。左都監一員,從三品。右都監一員,從三品。經歷一員,都事一員,知事一員(見興定三年),正七品。檢法一員,從八品。(元帥府女直令史十二人,承安二年十六人,漢人令史六人,譯史三人,女直譯史一人,承安二年二人。通事,女直三人,後作六人,承安二年復作三人,漢人二人。)

正隆六年,海陵南伐,立三道都統制府及左右領軍大都督,將三十二總管,有神策、神威、神捷、神銳、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鋒、武勝、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銳、武揚、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勝、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之號。泰和六年伐宋,權設平南撫軍上將軍,正三品。至殄寇果毅都尉,從六品。凡九階,曰平南撫軍上將軍、平南冠軍大將軍、平南龍驤將軍、平南虎威將軍、平南盪江將軍、殄寇中郎將、殄寇郎將、殄寇折衝都尉、殄寇果毅都尉,軍還罷。(置令譯史八十人,正三十三人,餘四十七人從本府選擢。)元光間,招義軍,置總領使,從五品。副使,從六品。訓練官,從八官。正大二年,更總領名都尉,升秩為四品。四年,又升為從三品。有建威、折衝、振武、蕩寇、果毅、殄寇、虎賁、鷹揚、破虜之名。

樞密院。(天輔七年,始置於廣寧府。天會三年下燕山,初以左企弓為使,後以劉彥宗。初猶如遼南院之制,後則否。)泰和六年嘗改為元帥府。 

樞密使一員,從一品。掌凡武備機密之事。樞密副使一員,從二品。(泰和四年置二人,後不為例。)簽書樞密院事一員,正三品。同簽樞密院事一員,正四品。(大定十七年增一員,尋罷。明昌初,復增一員,尋又省。三年九月復增一員。)經歷一員,從五品。(興定三年置。)都事一員,正七品。掌受事付事、檢勾稽失省署文牘、兼知宿直之事。架閣庫管勾一員,正八品。知法二員,從八品。掌檢斷各司取法之事。余檢法同。(樞密院令史,女直十二人,漢人六人,三品官子弟四人,吏員轉補二人。譯史三人,通事三人,回紇譯史一人,曳剌十五人。)

大宗正府。泰和六年避睿宗諱,改為大睦親府。

判大宗正事一員,從一品。以皇族中屬親者充,掌敦睦糾率宗屬欽奉王命,泰和六年改為判大睦親事。同判大宗正事一員,從二品。泰和六年改為同判大睦親事。同簽大宗正事一員,正三品。宗室充。(大定元年置。)泰和六年改同簽大睦親事。大宗正丞二員,從四品。一員於宗室中選能幹者充,一員不限親疏,分司上京長貳、兼管治臨潢以東六司屬,泰和六年改為大睦親丞。知事一員,從七品。檢法,從八品。諸宗室將軍,正七品。上京、東溫忒二處皆有之。世宗時始命遷官,其戶凡百二十。明昌二年更名曰司屬,設令、丞。承安二年以令同隨朝司令,正七品,丞正八品。中都、上京、紥里瓜、合古西南、梅堅寨、蒲與、臨潢、泰州、金山等處置,屬大宗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