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時駕在坤維,音驛阻絕,以為朝廷無能復振。及畋傳檄,諸藩聳動,各治勤王之師,巢賊聞之大懼。自是賊騎不過京西。當時非畋扼賊之沖,褒、蜀危矣。尋進位檢校司空。

其年冬,畋暴病,以岐山方御賊沖,宜須驍將鎮守,表薦大將李昌言,詔可之。詔畋赴行在。二年正月至成都,以王鐸代畋將兵收復。畋尋以僕射平章事,以疾,久之不拜,累表乞解機務。二年冬,罷相,授太子少保。僖宗以畋子給事中凝績為隴州刺史,詔侍畋就郡養疾,薨於郡舍,時年五十九。

光啟末,李茂貞授鳳翔節度使。畋會兵時,茂貞為博野軍小校在奉天,畋盡召其軍至岐下,以茂貞勤于軍旅,甚奇之,委以游邏之任。至是,茂貞思畋獎待之恩,上表論之曰:

臣伏見當道故檢校司空、同平章事鄭畋,瑞應星精,祥開月角;建洪爐於新地,成庶績於明昌。鳳毛方浴於春池,龍節忽移於右輔。鏇以群鴟嘯聚,萬蝟鋒攢,蒼黃而玉輅省方,次第而金門徹鑰。九州相望,初猶豫以從風;百辟無歸,半狐疑而委質。而畋衝冠怒發,投袂治兵;羅劍戟於樽前,練貔貅於閫外。坎牲誓眾,釁鼓出師;馳羽檄於四方,暢皇威於萬里。身維地軸,決橫流而盡入東溟;手正天關,掃妖星而重尊北極。及至囊沙減灶,伐鼓揚旌;四凶方侈於獸心,一陣盡塗於龍尾。大振建瓴之捷,只於反掌之間。不期天柱朝摧,將星夜隕;竹帛徒書於茂烈,松楸未煥於易名。臣始仕從戎,爰承指顧,稟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九合之謀。今則謬以微功,獲居重鎮。尋武侯之遺愛,城壘宛然;念叔子之高蹤,涕零何極?伏冀特加贈謚,以慰泉扃。

昭宗嘉之,詔贈司徒,謚曰文昭。

畋文學優深,器量弘恕。美風儀,神彩如玉,尤能賦詩。與人結交,榮悴如一。始為員外郎,為鄭薰不放省上,畋不以為憾。及畋作相,薰子為郎,畋特獎拔為給事中,列曹侍郎。其以德報怨,多此類也。

子凝績,景福中歷刑部、戶部侍郎。

盧攜,字子升,范陽人。祖損。父求,寶曆初登進士第,應諸府辟召。位終郡守。攜,大中九年進士擢第,授集賢校理,出佐使府。鹹通中,入朝為右拾遺、殿中侍御史,累轉員外郎中、長安縣令、鄭州刺史。召拜諫議大夫。乾符初,以本官召充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乾符末,加戶部侍郎、學士承旨。四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加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弘文館大學士。

五年,黃巢陷荊南、江西外郛及虔、吉、饒、信等州,自浙東陷福建,遂至嶺南,陷廣州,殺節度使李岧,遂抗表求節鉞。初,王仙芝起河南,攜舉宋威、齊克讓、曾袞等有將略,用為招討使。及宋威殺尚君長,致賊充斥。朝廷遂以宰臣王鐸為都統,攜深不悅。浙帥崔璆等上表,請假黃巢廣州節鉞,上令宰臣議。攜以王鐸為統帥,欲激怒黃巢,堅言不可假賊節制,止授率府率而已。與同列鄭畋爭論,投硯於地。由是兩罷之,為太子賓客分司。

六年,高駢大將張麟頻破賊。攜素待高駢厚,常舉可為統帥。天子以駢立功,復召攜輔政。及王鐸失守,罷都統,以高駢代之。由是自潼關以東,汝、陝、許、鄧、汴、滑、青、兗皆易帥。王鐸、鄭畋所授任者,皆易之。攜內倚田令孜,外以高駢為援,朝廷大政,高下在心。時攜病風,精神恍惚。政事可否,皆決於親吏溫季修,貨賄公行。及賊擾淮南,張麟被殺,而許州逐帥,溵水兵潰。朝廷震懼,皆歸罪於攜。及賊陷潼關,罷攜相,為太子賓客,是夜仰藥而死。

子晏,天祐初,為河南縣尉,為柳璨所殺。

王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人,其先出於梁魏。魏為秦滅,始皇徙關東豪族實關中,魏諸公子徙於霸陵。以其故王族,遂為王氏。後周同州刺史熊,徽之十代祖,葬鹹陽之鳳岐原,子孫因家焉。曾祖擇,從兄易從,天后朝登進士第。從弟明從、言從,睿宗朝並以進士擢第。昆仲四人,開元中三至鳳閣舍人,故時號"鳳閣王家"。其後,易從子定,定子逢,逢弟仲周,定兄密,密子行古,行古子收,收子超,皆以進士登第。王氏自易從已降,至大中朝登進士科者,一十八人;登台省,歷牧守、賓佐者,三十餘人。擇從,大足三年登進士第,先天中,又應賢良方正制舉,升乙第,再遷京兆士曹參軍,充麗正殿學士。祖察,至德二年登進士第,位終連州刺史。父自立,位終緱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