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中外權臣,遣人治第京師。因其亂後,多侵犯居人,百姓告訴相繼。徽不避權豪,平之以法。由是殘民安業,而權幸側目惡其強。乃以其黨薛杞為少尹,知府事。杞方居父喪,徽執奏不令入府。權臣愈怒,奏罷徽使務,以本官征赴行在。尋授太子少師,移疾退居蒲州。滿十旬,請罷。僖宗還宮,復授太子少師,疾,未任朝謁。宰相以徽怨望,奏貶集州刺史,徽乃輿疾赴貶所。不旬日,沙陁逼京師,僖宗出幸寶雞,而軍容田令孜得咎。天子以徽無罪,召拜吏部尚書,封琅邪郡侯,食邑千戶。徽將赴行在,而襄王僣偽。邠、岐兵士,追逼乘輿。天子幸漢中,徽不能進。李襜偽制至河中府,召徽赴闕。徽托以風疾,不能步履。襜將僣號,逼內外臣僚署誓狀。徽稱臂緩,不能秉筆,竟不署名。

朱玫既誅,天子自褒中還,至鳳翔,召徽拜御史大夫。車駕還宮,徽上章,以足膝風痹,不任朝拜,乞除散秩,復授太子少師。及便殿中謝,昭宗顧瞻進對,曰:"王徽神氣尚強,安可自便?"乃改授吏部尚書。大亂之後,銓選失緒,吏為奸蠹,有重疊補擬者。徽從初注授,便置手歷,一一檢視,人無擁滯,內外稱之。進位檢校司空,守尚書右僕射。大順元年十二月卒,贈太尉,謚曰貞。

子三人:椿、樗、松。

史臣曰:議兵之難,古無百勝,蓋以行權制變,法斷在於臨機;出奇無窮,聲實懸於中的。昔晉國之平孫皓,賈公閭堅沮渡江;吳人慾拒曹瞞,張輔吳終慚失策。彼之賢俊,未免悔尤。況盧子昇平代書生,素迷軍志,只保高駢之平昔,不料高駢之苞藏;以至力困黃巢,毒流赤縣,絕吭仰藥,何所補焉?台文氣激壯圖,志攄宿憤,慷慨誓眾,叱吒臨戎;竟扼賊喉,以康天步,謂之不武,斯焉取斯?崔、趙以鼎職奉親,天倫並達,積慶垂裕,播美士林。徽志吐盜泉,脫身虎口,功名不墜,君子多之。

贊曰:武以伸威,謀以制敵。何必臨戎,陳師衽席。高駢玩寇,盧攜保奸。聖斷一誤,崎嶇劍山。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