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



朗勤學,好屬文。在陳,釋褐秘書郎,甚為尚書令江總所重。嘗制千字詩,當時以為盛作。陳後主聞而召入禁中,使為《月賦》,朗染翰立成。後主曰:"觀此賦,謝希逸不能獨美於前矣!"又使為《芝草》、《嘉蓮》二頌,深見優賞。歷太子洗馬、德教殿學士,遷秘書丞。陳亡,仕隋為尚書儀曹郎。武德初,授齊王文學、祠部郎中,封汝南縣男,再轉給事中。貞觀初卒官。太宗為之廢朝一日,謂高士廉曰:"袁朗在任雖近,然其性謹厚,特使人傷惜。"因敕給其喪事,並存問妻子。有文集十四卷。

從父弟承序,陳尚書僕射憲之子。武德中,齊王元吉聞其名,召為學士。府廢,累轉建昌令。在任清靜,士吏懷之。高宗在藩,太宗選學行之士為其僚屬,謂中書侍郎岑文本曰:"梁、陳名臣,有誰可稱?復有子弟堪招引否?"文本因言:"隋師入陳,百司奔散,莫有留者,唯袁憲獨在其主之傍。王世充將受隋禪,群僚表請勸進,憲子給事中承家託疾,獨不署名。此父子足稱忠烈。承家弟承序,清貞雅操,實繼先風。"由是召守晉王友,仍令侍讀,加授弘文館學士。未幾,卒。

朗從祖弟利貞,陳中書令敬之孫也。高宗時為太常博士、周王侍讀。永隆二年,王立為皇太子,百官上禮。高宗將會百官及命婦於宣政殿,並設九部伎及散樂。利貞上疏諫曰:"臣以前殿正寢,非命婦宴會之地;象闕路門,非倡優進御之所。望詔命婦會於別殿,九部伎從東西門入,散樂一色,伏望停省。若於三殿別所,自可備極恩私。微臣庸蔽,不閒典則,忝預禮司,輕陳狂瞽。"帝納其言,即令移於麟德殿。至會日,酒酣,帝使中書侍郎薛元超謂利貞曰:"卿門承忠鯁,能抗疏直言,不加厚賜,何以獎勸!"賜物百段。俄遷祠部員外郎,卒。中宗即位,以侍讀恩,追贈秘書少監。

朗十三代祖漢司徒滂,滂生魏國郎中、御史大夫渙,渙生晉尚書準,準生東晉右將軍、豫章太守沖,沖生司徒從事中郎耽,耽生琅邪內史質,質生丹陽尹、宋公長史豹,豹生宋吳郡太守洵,累代有高名重位,前史有傳。五代叔祖宋太尉淑,高祖父左僕射、雍州刺史顗,高祖司空察,皆死國難。曾祖梁中書監、司空、穆公昂,仕齊為吳興太守,及梁高祖禪齊,久辭朝命。父樞,叔父憲,仕陳,皆為陳僕射。叔祖敬,中書令。及陳亡,憲冒難扶護後主。朗自以中外人物,為海內冠族,雖琅邪王氏繼有台鼎,而歷朝自為佐命,鄙之不以為伍。

朗孫誼,又虞世南外孫。神功中,為蘇州刺史。嘗因視事,司馬、清河張沛通謁,沛即侍中文瓘之子。誼揖之曰:"司馬何事?"沛曰:"此州得一長史,是隴西李亶,天下甲門。"誼曰:"司馬何言之失!門戶須歷代人賢,名節風教,為衣冠顧矚,始可稱舉,老夫是也!夫山東人尚於婚媾,求於祿利;作時柱石,見危授命,則曠代無人。何可說之,以為門戶!"沛懷慚而退。時人以為口實。

賀德仁,越州山陰人也。父朗,陳散騎常侍。德仁少與從兄基俱事國子祭酒周弘正,鹹以詞學見稱。時人語曰:"學行可師賀德基,文質彬彬賀德仁。"德仁兄弟八人,時人方之荀氏。陳鄱陽王伯山為會稽太守,改其所居甘滂里為高陽里。德仁事陳,至吳興王友。

入隋,僕射楊素薦之,授豫章王府記室參軍。王以師資禮之,恩遇甚厚。及煬帝即位,豫章王改封齊王,又授齊王府屬。及齊王獲譴,府僚皆被誅責,唯德仁以忠謹免罪,出補河東郡司法。素與隱太子善,及高祖平京師,隱太子封隴西公,用德仁為隴西公友。尋遷太子中舍人,以衰老不習吏事,轉太子洗馬。時蕭德言亦為洗馬,陳子良為右衛率府長史,皆為東宮學士。貞觀初,德仁轉趙王友。無幾,卒,年七十餘。有文集二十卷。

德仁弟子紀、敳,亦以博學知名。高宗時,紀官至太子洗馬,修《五禮》。敳至率更令,兼太子侍讀。兄弟並為崇賢館學士,學者榮之。

庾抱,潤州江寧人也,其先自潁川徙家焉。祖眾,陳御史中丞。父超,南平王記室。抱開皇中為延州參軍事。後累歲,調吏部。尚書牛弘知其有學術,給筆札令自序。援翰便就,弘甚奇之。後補元德太子學士,禮賜甚優。會皇孫載誕,太子宴賓客,抱於坐中獻《嫡皇孫頌》,深被嗟賞。後為越巂主簿,稱病不行。義寧中,隱太子弘引為隴西公府記室。時軍國多務,公府文檄皆出於抱。尋轉太子舍人,未幾,卒。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