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長安四年,以本官檢校京兆府長史,又遷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中宗即位,拜戶部尚書,兼中書令,轉侍中,以宮僚封鄭國公,賜實封三百戶。又為冊順天皇后使,賜物五百段,鞍馬稱是。時武三思將誣殺王同皎,再思與吏部尚書李嶠、刑部尚書韋巨源並受制考按其獄,竟不能發明其枉,致同皎至死,眾冤之。再思俄復為中書令、吏部尚書。景龍三年,遷尚書右僕射,加光祿大夫。其年薨,贈特進、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謚曰恭。子植、植子獻,並為司勛員外郎。再思弟季昭為考功郎中,溫玉為戶部侍郎。

李懷遠,邢州柏仁人也。早孤貧好學,善屬文。有宗人慾以高蔭相假者,懷遠竟拒之,退而嘆曰:"因人之勢,高士不為;假蔭求官,豈吾本志?"未幾,應四科舉擢第,累除司禮少卿。出為邢州刺史,以其本鄉,固辭不就,改授冀州刺史。俄歷揚、益等州大都督府長史,未行,又授同州刺史。在職以清簡稱。入為太子左庶子,兼太子賓客,歷遷右散騎常侍、春官侍郎。大足年,遷鸞台侍郎,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歲余,加銀青光祿大夫,拜秋官尚書,兼檢校太子左庶子,賜爵平鄉縣男。長安四年,以老辭職,聽解秋官尚書,正除太子左庶子,尋授太子賓客。神龍初,除左散騎常侍、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金紫光祿大夫,進封趙郡公,特賜實封三百戶。俄以疾請致仕,許之。中宗將幸京師,又令以本官知東都留守。

懷遠雖久居榮位,而彌尚簡率,園林宅室,無所改作。常乘款段馬,左僕射豆盧欽望謂曰:"公榮貴如此,何不買駿馬乘之?"答曰:"此馬倖免驚蹶,無假別求。"聞者莫不嘆美。神龍二年八月卒,中宗特賜錦被以充斂,輟朝一日,親為文以祭之,贈侍中,謚曰成。子景伯。

景伯,景龍中為給事中,又遷諫議大夫。中宗嘗宴侍臣及朝集使,酒酣,令各為《回波辭》。眾皆為謅佞之辭,及自要榮位。次至景伯,曰:"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譁竊恐非儀。"中宗不悅,中書令蕭至忠稱之曰:"此真諫官也。"景雲中,累遷右散騎常侍,尋以老疾致仕。開元中卒。子彭年。彭年有吏才,工於剖析,當時稱之。開元中,歷考功員外郎、知舉,又遷中書舍人、給事中、兵部侍郎。天寶初,又為吏部侍郎,與右相李林甫善。慕山東著姓為婚姻,引就清列,以大其門。典銓管七年,後以贓污為御史中丞宋渾所劾,長流領南臨賀郡。累月,渾及第恕又以贓下獄,詔渾流嶺南高要郡,恕流南康郡。天寶十二載,起彭年為濟陰太守,又遷馮翊太守,入為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侍郎。十五載,玄宗幸蜀,賊陷西京。彭年沒於賊,脅授偽官,憂憤忽忽不得志,與韋斌相次而卒。及克復兩京,優制贈彭年為禮部尚書。

豆盧欽望,京兆萬年人也。曾祖通,隋相州刺史、南陳郡公。祖寬,即隋文帝之甥也。大業末,為梁泉令。及高祖定關中,寬與郡守蕭瑀率豪右赴京師,由是累授殿中監,仍詔其子懷讓尚萬春公主。高祖以寬曾祖萇魏太和中例稱單姓,至是改寬為盧氏。貞觀中,歷遷禮部尚書、左衛大將軍,封芮國公。永徽元年卒,贈特進、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謚曰定。又復其姓為豆盧氏。父仁業,高宗時為左衛將軍。

欽望,則天時累遷司賓卿。長壽二年,代宗秦客為內史。時李昭德亦為內史,執權用事,欽望與同時宰相韋巨源、陸元方、蘇味道、杜景儉等並委曲從之。證聖元年,昭德坐事,左遷涪陵尉,則天以欽望等不能執正,又為司刑少卿皇甫文備奏欽望附會昭德,罔上附下,乃左遷欽望為趙州刺史,韋巨源自右丞為鄜州刺史,陸元方自秋官侍郎為綏州刺史,蘇味道自鳳閣侍郎為集州刺史。其年,欽望入為司禮卿,遷秋官尚書,封芮國公。出為河北道宣勞使。俄而廬陵王復為皇太子,以欽望為皇太子宮尹。聖歷二年,拜文昌右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尋授太子賓客,停知政事。

中宗即位,以欽望宮僚舊臣,拜尚書左僕射、知軍國重事,兼檢校安國相王府長史,兼中書令、知兵部事、監修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