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八 列傳第九十八



及李吉甫自淮南詔征,未一年,上又繼用李絳。時上求理方切,軍國無大小,一付中書。吉甫、絳議政頗有異同,或於上前論事,形於言色;其有詣於理者,德輿亦不能為發明,時人以此譏之。竟以循默而罷,復守本官。尋以檢校吏部尚書為東都留守,後拜太常卿,改刑部尚書。先是,許孟容、蔣乂等奉詔刪定格敕。孟容等尋改他官,乂獨成三十卷,表獻之,留中不出。德輿請下刑部,與侍郎劉伯芻等考定,復為三十卷奏上。十一年,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鎮興元。十三年八月,有疾,詔許歸闕,道卒,年六十。贈左僕射,謚曰文。

德輿自貞元至元和三十年間,羽儀朝行,性直亮寬恕,動作語言,一無外飾,蘊藉風流,為時稱向。於述作特盛,《六經》百氏,游泳漸漬,其文雅正而弘博,王侯將相洎當時名人薨歿,以銘紀為請者什八九,時人以為宗匠焉。尤嗜讀書,無寸景暫倦,有文集五十卷,行於代。子璩,中書舍人。

史臣曰:裴垍精鑒默識,舉賢任能,啟沃帝心,弼諧王道。如崔群、裴度、韋貫之輩,鹹登將相,皆垍之薦達。立言立事,知無不為。吉甫該洽典經,詳練故實,仗裴垍之抽擢,致朝倫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別髦彥,垍知吉甫之善任賢良,相須而成,不忌不克。叔翰修身慎行,力學承家,批制敕有夕郎之風,塗御書見宰執之器;而乃輕財散施,天爵是期,偉哉,自待之意也!德輿孝悌力學,髫齔有聞,疏延齡恣行巧佞,論皋謨不書明刑,三十年羽儀朝行,實皋之餘慶所鍾。此四子者,所謂經緯之臣,又何慚於王佐矣!

贊曰:二李秉鈞,信為名臣。甫柔而黨,藩俊而純。裴公鑒裁,朝無屈人。權之藻思,文質彬彬。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