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二卷驚風密雨)》第三十章 烏雲卷妖風掀狂飆 暴雨傾砥石柱中流


其實,這裡的一群人,並不都害怕這訊息,有人還高興呢。他就是吳三桂的侄子吳應麒。他很清楚,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被扣在北京當人質,只要雲南動手,吳應熊必死無疑。吳三桂到了這把年紀了,打下來江山也坐不成,這龍位準落在自己頭上。所以,夏國相的話剛落音,他就接上了:“有什麼商量的,乾吧!咱們雲南山川險要,財富充足,又擁有數十萬大軍,正是開創千古帝業的好機會,萬萬不可錯過。”
隨同吳應麒從陝西來的副都統高大節,馬上也隨聲附和:“對,世子說得一點不錯。小皇帝手下,哪有人敢和老王爺對敵啊。最能打仗的鰲拜被圈禁了,遏必隆老的顧不了自己,索額圖入關時還是個娃娃,三十年不經戰陣,他懂得什麼是打仗啊。可王爺這裡兵多將廣,甲士如雲。咱們只要動手,就會天下回響。陝西的馬鷂子王輔臣,也會幹起來的。就是他不乾,只要能守中立,對我們也有好處。”
“嗯,你們說得對。只是,用什麼名義起事呢?要名正言順,才能堂堂正正,師出有名。”
夏國相見吳三桂說出這話來,知道他已決心動手了,便說:“開始時,不能打出王爺的棋號。咱們就說是為了恢復大明王朝,把朱三太子推到前邊。等起事之後再選擇時機,自立為帝。”
“那么,又怎樣打發康熙派來的欽差呢?”
“王爺,欽差的事好辦。咱們等他來了,一不慢待,二不得罪,和他們虛與周鏇。就說要處理撤藩的後事,給他慢慢地拖著。暗地裡,加緊調兵,調糧,布置防務。再派人去聯絡王輔臣和耿尚二藩,還有孫延齡,和西藏喇嘛、緬甸王。要鬧,就一齊鬧起來,到那時,小小的欽差,就是我們祭旗起事的刀下鬼了。”
“好,夏國相,有你的。此事萬分機密,不能走漏一點訊息,就由你去主持吧。甘文(火昆)、朱國治這兩個小子,也要做好準備收拾他們。先派些兵去看守好了,不要讓他們跑掉!”
“是,王爺放心,跑不了他們!”
就在吳三桂和手下人密議舉事的時候,雲南巡撫府的籤押房裡,巡撫朱國治和雲貴總督甘文(火昆),也正在緊張地商議著。桌上有酒,有菜,他們卻誰也沒心去動。剛才朱國治把熊賜履來信的內容告訴了甘文(火昆),信中倒沒什麼其它的事,只是通知他們,朝廷撤藩詔旨已經頒布,欽差也己出發,不久即可到達雲南,讓他們做好準備。朱國治見甘文(火昆)一直沉吟不語,便催促說:“甘兄,熊大人信中所說的準備二字,大有文章。如果吳三桂聽了皇命,順利撤藩,我們要做好接交雲南事務的準備;他要是不聽旨意,或軟抗,或鬧事,我們還要做好應變的準備。你總督雲貴兩省的軍務,乾斤重擔都在你身上吶,兄弟想聽聽老兄的高見。”
“唉!我有多大能耐你還不知道嗎?空架子總督罷了!不怕你老兄笑話,連我從原任帶來的親隨戈什哈都叫人家用銀子收買去了!想起來真是可嘆,皇上叫我來絆住吳三桂的腿,卻不料弄到這種地步,這叫辦的什麼差?”
朱國治聽他說得淒楚,也覺感傷,端著酒杯望望窗外,靜靜說道:“我們盡力而為,就看天意如何了。吳三桂的愛子扣在北京,或許他會投鼠忌器,不致生變,只要年內無事,你我可保平安等到平西王離境,這兒的事就好辦了。兄弟手中雖然無兵力,自信百姓還是聽我的話的。”
“不不不,國治兄你太老實了。據兄弟所知,平西王在大理的駐軍正星夜兼程來雲南府,事變已經迫在眉睫。我們想要阻擋、安撫也已經不可能了。據兄弟看,你應該趁他布署未妥,即刻進京述職。不然旨意一到,再走就有罪了!兄弟管著軍務,是片刻不得擅自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