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釋》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羅振玉曰:敦煌本“十”作“什”,下同。

馬敘倫曰:說文無“塗”“途”二字,蓋“徒”即“塗”“途”本字也。莊子至樂篇“食於道徒”,即道塗也。此“徒”字蓋如字讀。

謙之案:“出生入死”,呂氏春秋情慾篇高注引與此同。莊子:“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又“其出不忻,其入不拒”,又“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皆出生入死之說。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嚴可均曰:王弼、高翿“地”下有“亦”字。 羅振玉曰: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四本均無“亦”字,景福本“動”下有“皆”字。

畢沅曰:傅本“而民之生生而動,動皆之死地,亦十有三”,河上公、王弼作“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穀神子作“而民生動之死地,十有三”。案韓非子與奕同。

謙之案:嚴本、遂州本、柰卷均無“亦”字,柰卷、室町有“皆”字。范應元本作“民之生生而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並云:“韓非、嚴遵同古本。”

易順鼎曰:王本及韓非似皆有誤。文選鮑照代君子有所思行注引老子云:“人之生生之厚,動皆之死地,十有三。”所引似為可據。蓋以“人之生生之厚”六字共為一句。老子意謂人求生太厚,遂動之死地。故下文又申明之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夫生,十有三;死,十有三;其數本各居半,至於求生過厚,而死之數遂多於生矣。若作“人之生,生而動”,語近於不可解。觀王注亦云:“而民生生之厚,更之無生之地焉。”是“動之死地”之上有“生生之厚”四字之證。

高延第曰:“生之徒”,謂得天厚者,可以久生;“死之徒”,謂得天薄者,中道而殀;“動而之死”者,謂得天本厚,可以久生,而不自保持,自蹈死地。蓋天地之大,人物之蕃,生死紛紜,總不出此三者。“生生之厚”,謂富貴之人厚自奉養,服食藥餌以求長生,適自蹈於死地,此即動而之死者之一端。緣世人但知戕賊為傷生,而以厚自奉養者為能養生,不知其取死同也,故申言之。夫天下之人以十分為率,殀死者居其三,自蹈於死者居其三,幸而得遂其生死之常者,僅居十之三耳。吁!此正命之人所由少與!

謙之案:十有三之說,自韓非子、河上公、碧虛子、葉夢得以四肢九竅為十三,已涉附會。乃又有以十惡三業為十三者,如杜廣成;以五行生死之數為十三者,如范應元。其說皆穿鑿不足信。蘇轍謂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老子之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似深得老子之旨,而實以佛解老。焦竑因之而有讀老子至“出生入死”章,大悟遊戲死生之說。吁!亦誣矣!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馬敘倫曰:范“故”作“哉”,柰卷及文選有所思行注引“故”下有“哉”字。范曰:“夫何哉”,韓非與古本同。

謙之案:景福本、傅、範本、室町本“厚”下有“也”字。羅振玉曰:“景龍本‘厚’下有‘也’字。”蓋誤校。蔣錫昌沿其誤而不知。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入軍不被甲兵。

謙之案:“□□”乃‘兕虎’之別構。“兕虎”當為“虎兕”。王弼注“虎兕無所措其爪角”,淮南詮言訓“虎無所措其爪,兕無所措其角”,皆“虎”在“兕”前,知古本當亦“虎兕”連文無疑。又敦煌本“甲”作“鉀”,乃“甲”之別構。“遇”,嚴本作“避”,“被”,河上本、趙本亦作“避”。

俞樾曰:按“被”,河上公本作“避”。據韓非子解老篇雲“入山不恃備以救害,故曰‘入軍不備甲兵’”,則“甲兵”以在己者言,自當以作“被”為長。

劉師培曰:按韓非子解老篇云:“聖人之遊世也,無害人之心,則必無人害,無人害,則不備人,故曰‘陸行不遇兕虎’。入山不恃備以救害,故曰‘入軍不備甲兵’。”(顧千里識誤曰:“入山當為入世。”)老子古本“被”當作“備”,言不恃甲兵之備也。“備”“被”音近,後人改“備”為“被”,非古本矣。俞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