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僕人獻茶一畢,王胤昌帶頭說:
“今日洛陽城中謠言更盛,紛紛傳說李自成將來攻城。望城崗的牆壁上早晨撕
下了無名揭帖,說李闖王如何仁義,只殺官不擾平民,隨了闖王就不交納錢糧,不
再受官府豪紳欺壓。據聞南陽各地愚民受此煽惑,信以為真,頓忘我大明三百年雨
露之恩,紛紛焚香迎賊,成群結隊投賊。宜陽和永寧兩縣,城外已經到了流賊,城
內饑民蠢蠢思動。昨夜兩縣都差人來府城告急,都說危在巳夕。洛陽城內,也極其
不穩。剛才各位地方文武官員與幾位士紳都到敝分司衙門,商議如何保洛陽藩封重
地。商量一陣,一同來求教先生,只有先生能救洛陽。”
呂維祺說:“學生自從罷官歸來,優遊林下,惟以講學為務。沒想到流賊猖撅,
日甚一日,看見河洛不保,中原陸沉。洛陽為兵家必爭之地,亦學生祖宗墳墓所在
地。不論為國為家,學生都願意追隨諸公之後,竭盡綿力,保此一片土地。諸公有
何見教?”
知府馮一俊說:“目前欲固守洛陽,必須趕快安定軍心民心。民心一去,軍心
一變,一切都完。闖賊到處聲言不殺平民,只殺官紳。一巳洛陽城破,不惟現在地
方文武都要殺光,恐怕老先生同樣身家難保。更要緊的是福王殿下為神宗皇帝愛子,
當今聖上親叔。倘若洛陽失守,致使福藩陷沒,凡為臣子,如何上對君父?況且……”

呂維棋截斷知府的話,說:“目前情勢十分急迫,請老父台直說吧,其他道理
不用提了。”
馮一俊不再繞彎子,接著說:“洛陽存亡,地方文武有守土之責,不能推卸。
然值此民心思亂、軍心動搖之時,存亡實決於福王殿下。洛陽百姓們說:‘福王倉
中的糧食堆積如山,朽得不能再吃。可是咱們老百姓流離街頭,每日餓死一大批。
老子不隨闖王才怪!’……”
總兵王紹禹插言:“士兵們已經八個月沒有關餉,背地裡也是罵不絕口。他們
說:‘福王的金銀多得沒有數,錢串兒都朽了。咱們快一年沒有關切,哪王八蛋替
他賣命守城!’我是武將,為國家盡忠而死,份所應該。可是我手下的將士不肯用
命,叫我如何守城?”
分巡道王胤昌接著說:“目前惟一救洛陽之策,只有請福王殿下打開倉庫,拿
出數萬兩銀子犒賞將士,拿出數千擔糧食賑濟饑民。舍此最後一著棋,則洛陽必不
可守,福王的江山必不可保,我們大家都同歸於盡!”
由於王胤昌的語氣沉痛,聽的人都很感動,屋子裡片刻沉默,只有輕輕的嘆息
聲。呂維棋拈鬚思量,慢慢地抬起頭來問道:
“諸公何不將此意面啟福王殿下?”
王胤昌說:“我同王總鎮、馮知府兩次進宮去求見殿下,殿下都不肯見。今日
官紳集議,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得來求先生進宮一趟。”
呂維祺說:“諸位是守土文武,福王殿下尚不肯見,我以閒散之身,前去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