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二章


上有不少題字,有的出自名手,題的詩和字都很好。啟東一時高興,也在牆壁上題
了幾首七絕。何不趁著子明尚未轉來,進去一看?”
闖王連聲說:“好,好,進去看看。”
他們步入禪堂。滿屋親兵立刻肅然退出,站到院中。自成將整個禪堂打量一眼,
看見中間後牆上供著一軸觀音像,一副對聯,神桌上擺一隻藍花白瓷香爐,兩邊山
牆上掛著條幅和對聯,而除此之外,牆壁上確實有許多題字和題詩。他隨著宋獻策
走到牛金星的題詩地方,看見有三首七言絕句,墨跡很新,題目是《隨大軍過龍門
題壁》,下署“辛巳孟春,戎馬書生題”一行小字,然後他回過來從第一首依次往
後看。宋獻策邊看邊按照平厭調子吟出聲來。那三首詩是這樣寫的:

麗日光華明劍戟,春風浩蕩入絲韁。
雲霓企望來湯武,到處壺漿迎闖王
踏破群山不覺險,龍門北進接康莊①
三軍爭指關陵近,隱約城樓即洛陽。
百代中原競逐鹿,關河離亂又滄桑。
沉淪周鼎②今何在?自古洛陽是帝鄉

①康莊——即“康莊大道”的略語。從龍門到洛陽,道路平坦寬闊。
②周鼎——周天子的傳國鼎,相傳為夏禹所鑄,共有九個,象徵國統和皇權。

吟誦完了,宋獻策連聲稱賞,說這三首詩寫得很好,雍容凝重,頗有宰相氣派,
非一般詩人之詩。他同牛金星、李岩都是朋友,所以在闖王面前總是對他們美言稱
贊。尤其因他是被牛金星推薦到闖王帳下,很得信任,拜為軍師,不能不私心感激
金星。他心中明白,金星的第三首詩是希望闖王在洛陽建都。雖然他從軍事著眼不
贊成目前就把洛陽作為建都之地,但因為他是河南人,所以從將來說,他巴不得李
自成在洛陽建都。自成讀完這三首題壁詩,一邊仔細咀嚼這後一首的意思,一邊聽
獻策稱讚,含笑點頭,又轉頭望望李岩。李岩很注意第三首詩中所流露的希望闖王
建都洛陽的思想,不好表示意見。他雖然建議李闖王在宛、洛建立一個立腳地,但
是他不主張闖王過早地正式稱王。他想如果破了洛陽後,牛金星拿出來這個建議,
被闖王採納,將是很大失策。李自成見他看著牆壁不語,笑著問:
“林泉,你何不也題詩一首?”
李岩趕快說:“我平日文思遲鈍,看見啟東這三首題詩更不敢動筆胡謅了。我
近來才知道啟東寫的是蘇體①,功底很深。就以這題壁詩的書法說,雖不是他的精
心之作,率筆寫成,在許多題詩中間也算得是鳳毛麟角。”

①蘇體——北宋以後,臨摹蘇軾書法的人不少,稱他的書法為蘇體。

正談論間,尚炯回來了。他們走出寺門,別了老和尚信步向北走,一面欣賞香
山風景,一面談論龍門的軍事形勢。但是李自成聽著宋獻策、李岩和醫生談話,心
中在想著一些重大問題。在得勝寨過年節的時候,宋獻策、李岩和牛金星都向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