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二章


為先生。恰好當時攻破了一座山寨,牛佺從一家鄉紳的宅子裡弄到了一些書籍,其
中有一部當時流行的汲古閣刊本《資治通鑑》和一部《通鑑紀事本末》。牛金星因
知道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時喜愛讀書,並且留心歷代史事,就將這兩部書送到闖王面
前,勸他於練兵作戰之暇留心讀讀。牛金星正像北宋以後一般有政治抱負的士大夫
一樣,很重視《通鑑》這部書。他希望李自成能夠從《通鑑》一類書中增長學問,
做一個合乎他的理想的開國皇帝。李自成原來打算請牛金星每天替他選講《經書》
一章、《通鑑》一段,但有時實在太忙,時間不能定得太死,就改為大體上每隔三
天講經、史一次。如講的是重大歷史專題,就分兩次或三次講完,而以《通鑑紀事
本末》作為講《通鑑》的重要的輔助“課本”。每次牛金星講《通鑑》時候,宋獻
策和李岩都坐在旁邊,劉宗敏和高一功偶有工夫,也喜歡來聽。講過之後,互相討
論,往往從一個朝代的史事旁及別的朝代,一直論到當前,貫串古今,引申發明,
議論風生。牛金星對他為李闖王講經、史這件事十分重視,也心中十分得意。有一
次講畢經、史,宋獻策私下同他開玩笑說:
“啟東,你如今已經是傅相地位①兼經筵②講官了。”

①傅相地位——兼有皇帝師傅和宰相的身份。
②經筵——明朝制度:春秋二季,皇帝定期到文華殿,聽講官講論經史,往往
在講論完畢,皇帝賜給簡單酒食,所以稱為經筵。

金星滿意地笑了笑,拈鬚回答:“這話……弟實不敢當。闖王英明,好學,又
睿智天縱。我輩今日只有全心輔佐闖王,早定天下,功邁湯、禹,德比堯、舜,其
余非所計也。至於說到朝廷經筵,那只是繁文得節,徒具空名,實不能與弟在闖王
前講論經、史的情形相比。”
獻策點點頭,又說:“闖王的確虛心好學,聰明過人,在戰爭中閱歷又多,所
以在你講書之後,他常有極其精闢的議論,或提出極重要的題目詢問我們。就他於
軍務之暇勤學好問這一點說,他很像朱洪武、唐太宗,而與漢高祖大不相同。”
牛金星因為很重視他為李自成講書的重大作用和類似傅相的身份地位,所以李
岩來到闖王軍中以後,儘管他知道李岩很有學問,對《通鑑》的熟悉不亞於他,他
卻始終不向闖王建議請李岩擔任講書。今天牛金星是接著上一次講黃巾起義的一段
歷史,只有來獻策陪坐一旁。闖王面前攤開《通鑑》第五十八卷,面帶微笑,靜聽
金星議論這一重大題目。金星自幼年讀書以來積習難改,有時稍不留心,仍將黃巾
起義軍稱做“黃巾賊”,只是在看見闖王的含笑的眼色時才恍然警醒,趕快改口。
他從東漢末年的民不聊生、朝政腐敗等幾個方面,講解黃巾起義的勢所必然,最後
歸結到治國經邦的一些教訓。雖然他的見解沒有超出《資治通鑑》和《後漢書》的
範圍之外,但是在讀書人沉迷於八股考試的時代,這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