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集注》里仁第四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心欲求道,而以口體之奉不若人為恥,其識趣之卑陋甚矣,何足與議於道哉?程子曰:“志於道而心役乎外,何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適,丁歷反。比,必二反。○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苟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所以自謂心無所住而能應變,而卒得罪於聖人也。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然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懷,思念也。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懷惠,謂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尹氏曰“樂善惡不善,所以為君子;苟安務得,所以為小人。”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放,上聲。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謂多取怨。”○程子曰:“欲利於己,必害於人,故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讓者,禮之實也。何有,言不難也。言有禮之實以為國,則何難之有,不然,則其禮文雖具,亦且無如之何矣,而況於為國乎?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所以立,謂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①,謂可以見知之實。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①“知”原作“矣”,據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參,所金反。唯,上聲。參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貫,通也。唯者,應之速而無疑者也。聖人之心,渾然一理,而泛應曲當,用各不同。曾子於其用處,蓋已隨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體之一爾。夫子知其真積力久,將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應之速而無疑也。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夫子之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譬則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無餘法,而亦無待於推矣。曾子有見於此而難言之,故借學者盡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曉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觀之,一以貫之之實可見矣。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是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無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此與違道不遠異者,動以天爾。”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幹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惟曾子為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喻,猶曉也。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於義,猶小人之於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楊氏曰:“君子有捨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於生,所惡無甚於死,孰肯捨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為利故也,小人反是。”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省,悉井反。思齊者,冀己亦有是善;內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惡。胡氏曰:“見人之善惡不同,而無不反諸身者,則不徒羨人而甘自棄,不徒責人而忘自責矣。”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里。幾,微也。微諫,所謂“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