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集注》陽貨第十七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尚,上之也。君子為亂,小人為盜,皆以位而言者也。尹氏曰:“義以為尚,則其勇也大矣。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胡氏曰:“疑此子路初見孔子時問答也。”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惡,去聲,下同。惟惡者之惡如字。訕,所諫反。訕,謗毀也。窒,不通也。稱人惡,則無仁厚之意。下訕上,則無忠敬之心。勇無禮,則為亂。果而窒,則妄作。故夫子惡之。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徼,古堯反。知、孫,並去聲。訐,居謁反。惡徼以下,子貢之言也。徼,伺察也。訐,謂攻發人之陰私。楊氏曰:“仁者無不愛,則君子疑若無惡矣。子貢之有是心也,故問焉以質其是非。”侯氏曰:“聖賢之所惡如此,所謂唯仁者能惡人也。”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近、孫、遠,並去聲。此小人,亦謂仆隸下人也。君子之於臣妾,莊以?之,慈以畜之,則無二者之患矣。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惡,去聲。四十,成德之時。見惡於人,則止於此而已,勉人及時遷善改過也。蘇氏曰“此亦有為而言,不知其為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