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三百二十四 列傳第二百十二



七年,使來祭仁孝皇后,命中官告之几筵。時奸民何八觀等逃入暹羅,帝命使者還告其主,毋納逋逃。其王即奉命遣使貢馬及方物,並送八觀等還,命張原齎敕幣獎之。十年命中官洪保等往賜幣。

十四年,王子三賴波羅摩剌劄的賴遣使告父之喪。命中官郭文往祭,別遣官齎詔封其子為王,賜以素錦、素羅,隨遣使謝恩。十七年命中官楊敏等護歸。以暹羅侵滿剌加,遣使責令輯睦,王復遣使謝罪。宣德八年,王悉里麻哈賴遣使朝貢。

初,其國陪臣柰三鐸等貢舟次占城新州港,盡為其國人所掠。正統元年,柰三鐸潛附小舟來京,訴占城劫掠狀。帝命召占城使者與相質。使者無以對,乃敕占城王,令盡還所掠人物。已,占城移咨禮部言:“本國前歲遣使往須文達那,亦為暹羅賊人掠去,必暹羅先還所掠,本國不敢不還。”三年,暹羅貢使又至,賜敕曉以此意,令亟還占城人物。十一年,王思利波羅麻那惹智剌遣使入貢。

景泰四年,命給事中劉洙、行人劉泰祭其故王波羅摩剌劄的賴,封其嗣子把羅蘭米孫剌為王。天順元年賜其貢使鈒花金帶。六年,王孛剌藍羅者直波智遣使朝貢。

成化九年,貢使言天順元年所頒勘合,為蟲所蝕,乞改給,從之。十七年,貢使還,至中途竊買子女,且多載私鹽,命遣官戒諭諸番。先是,汀州人謝文彬,以販鹽下海,飄入其國,仕至坤岳,猶天朝學士也。後充使來朝,貿易禁物,事覺下吏。

十八年遣使朝貢,且告父喪,命給事中林霄、行人姚隆往封其子國隆勃剌略坤息剌尤地為王。弘治十年入貢。時四夷館無暹羅譯字官,閣臣徐溥等請移牒廣東,訪取能通彼國言語文字者,赴京備用,從之。正德四年,暹羅船有飄至廣東者,市舶中官熊宣與守臣議,稅其物供軍需。事聞,詔斥宣妄攬事柄,撤還南京。十年進金葉表朝貢,館中無識其字者。閣臣梁儲等請選留其使一二人入館肄習,報可。嘉靖元年,暹羅、占城貨船至廣東。市舶中官牛榮縱家人私市,論死如律。三十二年遣使貢白象及方物,象死於途,使者以珠寶飾其牙,盛以金盤,並尾來獻。帝嘉其意,厚遣之。

隆慶中,其鄰國東蠻牛求婚不得,慚怒,大發兵攻破其國。王自經,擄其世子及天朝所賜印以歸。次子嗣位,奉表請印,予之。自是為東蠻牛所制,嗣王勵志復仇。萬曆間,敵兵復至,王整兵奮擊,大破之,殺其子,餘眾宵遁,暹羅由是雄海上。移兵攻破真臘,降其王。從此歲歲用兵,遂霸諸國。

六年遣使入貢。二十年,日本破朝鮮,暹羅請潛師直搗日本,牽其後。中樞石星議從之,兩廣督臣蕭彥持不可,乃已。其後,奉貢不替。崇禎十六年猶入貢。

其國,周千里,風俗勁悍,習於水戰。大將用聖鐵裹身,刀矢不能入。聖鐵者,人腦骨也。王,瑣里人。官分十等。自王至庶民,有事皆決於其婦。其婦人志量,實出男子上。婦私華人,則夫置酒同飲,恬不為怪,曰:“我婦美,而為華人所悅也。”崇信釋教,男女多為僧尼,亦居菴寺,持齋受戒。衣服頗類中國。富貴者,尤敬佛,百金之產,即以其半施之。氣候不正,或寒或熱,地卑濕,人皆樓居。男女椎結,以白布裹首。富貴者死,用水銀灌其口而葬之。貧者則移置海濱,即有群鴉飛啄,俄頃而盡,家人拾其骨號泣而棄之于海,謂之鳥葬。亦延僧設齋禮佛。交易用海〈貝八〉。是年不用〈貝八〉,則國必大疫。其貢物,有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羽、龜筒、六足龜、寶石、珊瑚、片腦、米腦、糠腦、腦油、腦柴、薔薇水、碗石、丁皮、阿魏、紫梗、藤竭、藤黃、硫黃、沒藥、烏爹泥、安息香、羅斛香、速香、檀香、黃熟香、降真香、乳香、樹香、木香、丁香、烏香、胡椒、蘇木、肉豆蔻、白豆蔻、蓽茇、烏木、大楓子及撒哈剌、西洋諸布。其國有三寶廟,祀中官鄭和。

爪哇在占城西南。元世祖時,遣使臣孟琪往,黥其面。世祖大舉兵伐之,破其國而還。

洪武二年,太祖遣使以即位詔諭其國。其使臣先奉貢於元,還至福建而元亡,因入居京師。太祖復遣使送之還,且賜以《大統歷》。三年以平定沙漠頒詔曰:“自古為天下主者,視天地所覆載,日月所照臨,若遠若近,生人之類,莫不欲其安土而樂生。然必中國安,而後四方萬國順附。邇元君妥懽帖木兒,荒淫昏弱,志不在民。天下英雄,分裂疆宇。朕憫生民之塗炭,興舉義兵,攘除亂略。天下軍民共尊朕居帝位,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前年克取元都,四方底定。占城、安南、高麗諸國,俱來朝貢。今年遣將北征,始知元君已沒,獲其孫買的里八刺,封為崇禮侯。朕仿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惟欲中外人民,各安其所。又慮諸蕃僻在遠方,未悉朕意,故遣使者往諭,鹹使聞知。”九月,其王昔里八達剌蒲遣使奉金葉表來朝,貢方物,宴賚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