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六十五



惣,字子野,汝翥同邑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授海寧知縣。邑有妖人以劍術惑眾,聚千人,惣捕殺之。南都覆,杭州亦不守,卒乘機乞餉,環署大噪。惣罪為首者,而如其請。以城孤不能存,引去。唐王以為御史,改文選員外郎,募兵福寧。聞王被殺,大慟,走匿山中。及魯王航海至長垣,福清鄉兵請惣為主,與汝翥共攻城,歿於陣。

鄭為虹,字天玉,江都人。崇禎十六年進士。除浦城知縣。唐王道浦城,知其廉,及自立,召為御史。部民相率乞留,有十不可去之疏。乃令以御史巡視仙霞關,駐浦城。尋令巡撫上游四府,兼領關務。鄭芝龍部將奪民舟,為虹叱責之。芝龍訴於王,王為諭解。然是時芝龍已懷異志,盡撤守關將,仙霞嶺二百裡間無一人。順治三年八月,大清兵長驅直入,為虹亟還浦城,縱士民出走,自守空城。無何,被執,與給事中黃大鵬並死之,年二十有五。

大鵬,字文若,建陽人。崇禎十三年進士。為義烏知縣,有能聲。唐王召為兵科給事中,從至建寧,令與為虹共守仙霞嶺,竟同死。時王在延平,聞仙霞關失守,倉猝走汀州。守延平者為王士和,從走汀州者有胡上琛、熊緯,皆以死事著。

士和,字萬育,金溪人。崇禎中,舉於鄉。南京既覆,江西亦被兵,士和避入閩,授吏部司務。疏陳時政闕失,凡數千言,唐王刊賜文武諸臣,且召士和入對,嘉獎備至,擢兵部主事。未一月擢延平知府。八月,王走汀州,留兵部侍郎曹覆泰偕士和居守。俄警報疊至,士和召父老曰:“吾雖一月郡守,當與城存亡。若等可速出,毋使數萬生靈盡膏斧鑕。”眾泣,士和亦泣。退入內署,謂友人曰:“吾一介書生,數月而忝二千石,安敢偷生。”其友勸止之,正色曰:“君子愛人以德,姑息何為。”從容正衣冠,閉戶投繯死。

上琛,字席公。世襲福州右衛指揮使。好讀書,能詩。既襲職,復舉武鄉試。唐王時,官錦衣衛指揮,遷署都督僉事,充御營總兵官,從至汀州。王被執,上琛奔還福州,謂家人曰:“吾世臣,不可苟活,為我采毒草來。”妾劉年二十,願同死。上琛喜曰:“汝幼婦亦能死耶!”遂整冠帶與妾共飲藥酒而卒。

緯,字文江,南昌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授行人。兩京既覆,每飲酒,輒涕泗交橫下。友人語之曰:“昔狼瞫有言‘吾未獲死所’,子既有志,曷求所乎?”乃赴延平謁唐王,擢給事中。尋扈行至汀州,遘變,從官皆散,緯仍奔赴。遇大清兵,死之。

贊曰:廢興之故,豈非天道哉。金聲等以烏合之師,張皇奮呼,欲挽明祚於已廢之後,心離勢渙,敗不鏇踵,何尺寸之能補。然卒能致命遂志,視死如歸,事雖無成,亦存其志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