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大凌糧盡食人馬。大清屢移書招之,大壽許諾,獨副將可綱不從。十月二十七日,大壽殺可綱,與副將張存仁等三十九人投誓書約降。是夕出見,以妻子在錦州,請設計誘降錦州守將,而留諸子於大清。禾嘉聞大凌城炮聲,謂大壽得脫,與襄及中官李明臣、高起潛發兵往迎。適大壽偽逃還,遂俱入錦州。大凌城人民商旅三萬有奇,僅存三之一,悉為大清所有,城亦被毀。十一月六日,大清復攻杏山,明日攻中左所。城上用炮擊,乃退。大壽入錦州,未得間,而禾嘉知其納款狀,具疏聞於朝。因初奏大壽突圍出,前後不讎,引罪請死。於是言官交劾,嚴旨飭禾嘉。而帝於大壽欲羈縻之,弗罪也。

新撫璉已至,禾嘉猶在錦州,會廷議山海別設巡撫。詔罷璉,令方一藻撫寧遠,禾嘉仍以僉都御史巡撫山海、永平。尋論築城召釁罪,貶二秩,巡撫如故。禾嘉請為監視中官設標兵。御史宋賢詆其諂附中人,帝怒,貶賢三秩。禾嘉持論每與承宗異,不為所喜,時有詆諆。既遭喪敗,廷論益不容,遂堅以疾請。五年四月,詔許還京,以楊嗣昌代。令其妻代陳病狀。乃命歸田,未出都卒。

明世舉於鄉而仕至巡撫者,隆慶朝止海瑞,萬曆朝張守中、艾穆。莊烈帝破格求才,得十人:邱民仰、宋一鶴、何騰蛟、張亮以忠義著,劉可訓以武功聞,劉應遇、孫元化、徐起元皆以勤勞致位,而陳新甲官最顯。

贊曰: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盧象升在莊烈帝時,豈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義激發,危不顧身,若劉之綸、邱民仰之徒,又相與俱盡,則天意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