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八十七 志第六十三



四十八年,巡漕御史毛一鷺言:“無河屬夏鎮者有閘九座,屬中河者止藉草壩。分司官議於直口等處建閘,請舉行之。”詔從其議。崇禎四年,總漕尚書楊一鵬浚泇河。九年,總河侍郎周鼎奏重浚泇河成。久之,鼎坐決河防遠戍。給事中沈胤培訟其修泇利運之功,得減論。

衛河,源出河南輝縣蘇門山百門泉。經新鄉、汲縣而東,至畿南濬縣境,淇水入焉,謂之白溝,亦曰宿胥瀆。宋、元時名曰御河。由內黃東出,至山東館陶西,漳水合焉。東北至臨清,與會通河合。北歷德、滄諸州,至青縣南,合滹沱河。北達天津,會白河入海。所謂衛漕也。其河流濁勢盛,運道得之,始無淺澀虞。然自德州下漸與海近,卑窄易沖潰。

初,永樂元年,瀋陽軍士唐順言:“衛河抵直沽入海,南距黃河陸路才五十里。若開衛河,而距黃河百步置倉廒,受南運糧餉,至衛河交運,公私兩便。”乃命廷臣議,未行。其冬,命都督僉事陳俊運淮安、儀真倉糧百五十萬餘石赴陽武,由衛河轉輸北京。五年,自臨清抵渡口驛決堤七處,發卒塞之。後宋禮開會通河,衛河與之合。時方數決堤岸,遂命禮並治之。禮言:“衛輝至直沽,河岸多低薄,若不究源析流,但務堤築,恐復潰決,勞費益甚。會通河抵魏家灣,與土河連,其處可穿二小渠以泄於土河。雖遇水漲,下流衛河,自無橫溢患。德州城西北亦可穿一小渠。蓋自衛河岸東北至舊黃河十有二里,而中間五里故有溝渠,宜開道七里,泄水入舊黃河,至海豐大沽河入海。”詔從之。

英宗初,永平縣丞李祐請閉漳河以防患,疏衛河以通舟。從之。正統四年築青縣衛河堤岸。十三年從御史林廷舉請,引漳入衛。十四年,黃河決臨清四閘,御史錢清請浚其南撞圈灣河以達衛。從之。

景泰四年,運艘阻張秋之決。河南參議豐慶請自衛輝、胙城洎於沙門,陸挽三十里入衛,舟運抵京師。命漕運都督徐恭覆報,如其策。山東僉事江良材嘗言:“通河於衛有三便。古黃河自孟津至懷慶東北入海。今衛河自汲縣至臨清、天津入海,則猶古黃河道也,便一。三代前,黃河東北入海,宇宙全氣所鍾。河南徙,氣遂遷轉。今於河陰、原武、懷、孟間導河入衛,以達天津,不獨徐、沛患息,而京師形勝百倍,便二。元漕舟至封丘,陸運抵淇門入衛。今導河注衛,冬春水平,漕舟至河陰,順流達衛。夏秋水迅,仍從徐、沛達臨清,以北抵京師。且修其溝洫,擇良有司任之,可以備旱澇,捍戎馬,益起直隸、河南富強之勢,便三。”詹事霍韜大然其畫,具奏以聞。不行。

萬曆十六年,總督河漕楊一魁議引沁水入衛,命給事中常居敬勘酌可否。居敬言:“衛小沁大,衛清沁濁,恐利少害多。”乃止。泰昌元年十二月,總河侍郎王佐言:“衛河流塞,惟挽漳、引沁、辟丹三策。挽漳難,而引沁多患。丹水則雖勢與沁同,而丹口既辟,自修武而下皆成安流,建閘築堰,可垂永利。制可,亦未能行也。

崇禎十三年,總河侍郎張國維言:“衛河合漳、沁、淇、洹諸水,北流抵臨清,會閘河以濟運。自漳河他徙,衛流遂弱,挽漳引沁之議,建而未行。宜導輝縣泉源,且酌引漳、沁,辟丹水,疏通滏、洹、淇三水之利害得失,命河南撫、按勘議以聞。”不果行。

漳河,出山西長子曰濁漳,樂平曰清漳,俱東經河南臨漳縣,由畿南真定、河間趨天津入海。其分流至山東館陶西南五十里,與衛河合。洪武十七年,河決臨漳,敕守臣防護。復諭工部,凡堤塘堰壩可御水患者,皆預修治。有司以黃、沁、漳、衛、沙五河所決堤岸丈尺,具圖計工以聞。詔以軍民兼築之。永樂七年,決固安縣賀家口。九年,決西南張固村河口,與滏陽河合流,下田不可耕。臨漳主簿趙永中乞令災戶於漳河旁墾高阜荒地。從之。是年築沁州及大名等府決堤。十三年,漳、滏並溢,漂沒磁州田稼。二十二年,溢廣宗。洪熙元年,漳、滏並溢,決臨漳三冢村等堤岸二十四處,發軍民修築。宣德八年復築三冢村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