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八十七 志第六十三



至萬曆十五年,沁水決武陟東岸蓮花池、金屹〈山當〉,新鄉、獲嘉盡淹沒。廷議築堤障之。都御史楊一魁言:“黃河從沁入衛,此故道也。自河徙,而沁與俱南,衛水每涸。宜引沁入衛,不使助河為虐。”部覆言:“沁入黃,衛入漕,其來已久。頃沁水決木欒蓮花口而東,一魁因建此議。而科臣常居敬往勘,言:‘衛輝府治卑於河,恐有衝激。且沁水多沙,入漕反為患,不如堅築決口,廣辟河身’。”乃罷其議。

三十三年,茶陵知州范守己復言:“嘉靖六年,河決豐、沛。胡世寧言:‘沁水自紅荊口分流入衛,近年始塞。宜擇武陟、陽武地開一河,北達衛水,以備徐、沛之塞。’會盛應期主開新渠,議遂不行。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自木欒店東決岸,奔流入衛,則世寧紅荊口之說信矣。彼時守土諸臣塞其決口,築以堅堤,仍導沁水入河。而堤外河形直抵衛滸,至今存也。請建石閘於堤,分引一支,由所決河道東流入衛。漕舟自邳溯河而上,因沁入衛,東達臨清,則會通河可廢。”帝命總河及撫、按勘議,不行。

滹沱河,出山西繁峙泰戲山。循太行,掠晉、冀,逶迤而東,至武邑合漳。東北至青縣岔河口入衛,下直沽。或雲九河中所稱徒駭是也。

明初,故道由藁城、晉州抵寧晉入衛,其後遷徙不一。河身不甚深,而水勢洪大。左右旁近地大率平漫,夏秋雨潦,挾眾流而潰,往往成巨浸。水落,則因其淺淤以為功。修堤浚流,隨時補救,不能大治也。洪武間一浚。建文、永樂間,修武強、真定決岸者三。至洪熙元年夏,霪雨,河水大漲,晉、定、深三州,藁城、無極、饒陽、新樂、寧晉五縣,低田盡沒,而滹沱遂久淤矣。宣德六年,山水復暴泛,沖壞堤岸,發軍民浚之。正統元年溢獻縣,決大郭黿窩口堤。四年溢饒陽,決醜女堤及獻縣郭家口堤,淹深州田百餘里,皆命有司修築。十一年復疏晉州故道。

成化七年,巡撫都御史楊璇言:“霸州、固安、東安、大城、香河、寶坻、新安、任丘、河間、肅寧、饒陽諸州縣屢被水患,由地勢平衍,水易瀦積。而唐、滹沱、白溝三河上源堤岸率皆低薄,遇雨輒潰。官吏東西決放,以鄰為壑。宜求故跡,隨宜浚之。”帝即命璇董其事,水患稍寧。至十八年,衛、漳、滹沱並溢,潰漕河岸,自清平抵天津決口八十六。因循者久之。

弘治二年修真定縣白馬口及近城堤三千九百餘丈。五年又築護城堤二道。後複比年大水,真定城內外俱浸。改挑新河,水患始息。

嘉靖元年築束鹿城西決口,修晉州紫城口堤。未幾,復連歲被水。十年冬,巡按御史傅漢臣言:“滹沱流經大名,故所築二堤沖敗,宜修復如舊。”乃命撫、按官會議。其明年,敕太僕卿何棟往治之,棟言:“河發渾源州,會諸山之水,東趨真定,由晉州紫城口之南入寧晉泊,會衛河入海,此故道也。晉州西高南下,因沖紫城東溢,而束鹿、深州諸處遂為巨浸。今宜起藁城張村至晉州故堤,築十八里,高三丈,廣十之,植椿榆諸樹。乃浚河身三十餘里,導之南行,使歸故道,則順天、真、保諸郡水患俱平矣。”又用郎中徐元祉言,於真定浚滹沱河以保城池,又導束鹿、武強、河間、獻縣諸水,循滹沱以出。皆從之。自後數十年,水頗戢,無大害。

萬曆九年,給事中顧問言:“臣令任丘,見滹沱水漲,漂沒民田不可勝紀。請自饒陽、河間以下水占之地,悉捐為河,而募夫深浚河身,堅築堤岸,以圖永久。”命下撫、按官勘議。增築雄縣橫堤八里,任丘東堤二十里。

桑乾河,盧溝上源也。發源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馬邑雷山之陽,有金龍池者渾泉溢出,是為桑乾。東下大同古定橋,抵宣府保全州,雁門、應州、雲中諸水皆會。穿西山,入宛平界。東南至看舟口,分為二。其一東由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其一南流霸州,合易水,南至天津丁字灃入漕河,曰盧溝河,亦曰渾河。河初過懷來,束兩山間,不得肆。至都城西四十里石景山之東,地平土疏,衝激震盪,遷徙弗常。《元史》名盧溝曰小黃河,以其流濁也。上流在西山後者,盈涸無定,不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