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義》第七十三回 奪親情相臣嫉諫 規主闕母教流芳


(一)創業艱難。(二)勵精圖治。(三)勤學。(四)敬天。(五)法祖。(六)保民。(七)謹祭祀。(八)崇孝敬。(九)端好尚。(十)慎起居。(十一)戒游佚。(十二)正宮闈。(十三)教儲貳。(十四)睦宗藩。(十五)親賢臣。(十六)去奸邪。(十七)納諫。(十八)守法。(十九)敬戒。(二十)務實。(二十一)正紀綱。(二十二)審官。(二十三)久任。(二十四)考成。(二十五)重守令。(二十六)馭近習。(二十七)待外戚。(二十八)重農。(二十九)興教化。(三十)明賞罰。(三十一)信詔令。(三十二)謹名分。(三十三)卻貢獻。(三十四)慎賞罰。(三十五)甘節儉。(三十六)慎刑獄。(三十七)褒功德。(三十八)屏異端。(三十九)飭武備。(四十)禦寇盜。
看官!你想神宗此時,已是情慾漸開,好諛惡直的時候,居正所陳各種請求,實與神宗意見並不相符,不過形式上面,總要敷衍過去,當下優詔褒答,允準施行。待至各項講義,次第編竣,由日講官陸續呈講,也只好恭己以聽。一俟講畢,即散游各宮,樂得圖些暢快,活絡筋骸。一日,退朝罷講,閒踱入慈寧宮,正值李太后往慈慶宮閒談,不在宮中,正擬退出宮門,忽見有一個年少的女郎,裊裊婷婷的走將過來,向帝請安。這一番有分教:
渾疑洛水仙妃至,好似高唐神女來。
畢竟此女為誰,且由下回說明。

張居正所恃,惟一馮保,馮保所恃,不外張居正,觀其狼狽相倚,權傾內外,雖不無可取之處,而希位固寵之想,嘗憧擾於胸中。居正綜核名實,修明綱紀,於用人進諫諸大端,俱能力持大體,不可謂非救時良相。然居父喪而思起復,嫉忠告而斥同僚,人倫隳矣,其餘何足觀乎!馮保聞神宗冶遊,密白太后,為補袞箴闕起見,亦不得謂其下情,然窺其隱衷,無非挾太后以制幼主;至若孫德秀、溫泰等,則又因睚眥之嫌,盡情報復,狡悍著矣,其他何足責乎?吾讀此回,且願為之易其名曰:“是為馮保、張居正合傳”,而是非可不必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