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王晏 蕭諶 蕭坦之 江祏



諶弟誄,與諶同豫廢立,為寧朔將軍、東莞太守,轉西中郎司馬。建武初,封西昌侯,千戶。轉太子左率。領軍解司州圍還,同伏誅。

諶伯父仙民,官至太中大夫,卒。

蕭坦之,南蘭陵蘭陵人也。祖道濟,太中大夫。父欣祖,有勛於世祖,至武進令。坦之與蕭諶同族。初為殿中將軍,累至世祖中軍板刑獄參軍。以宗族見驅使。除竟陵王鎮北征北參軍,東宮直閣,以勤直為世祖所知。除給事中,淮陵令,又除蘭陵令,給事中如故。尚書起部郎,司徒中兵參軍。世祖崩,坦之隨太孫文武度上台,除射聲校尉,令如故。未拜,除正員郎、南魯郡太守。

少帝以坦之世祖舊人,親信不離,得入內見皇后。帝於宮中及出後堂雜戲狡獪,坦之皆得在側。或值醉後裸袒,坦之輒扶持諫喻。見帝不可奉,乃改計附高宗,密為耳目。除晉安王征北諮議。隆昌元年,追錄坦之父勛,封臨汝縣男,食邑三百戶。徙征南諮議。

高宗謀廢少帝,既與蕭諶及坦之定謀。帝腹心直閣將軍曹道剛疑外間有異,密有處分,諶未能發。始興內史蕭季敞、南陽太守蕭穎基遷都尉並應還都,諶欲待二蕭至,藉其勢力以舉事。高宗慮事變,以告坦之,坦之馳謂諶曰:"廢天子古來大事。比聞曹道剛、朱隆之等轉已猜疑。衛尉明日若不就事,無所復及。弟有百歲母,豈能坐聽禍敗,政應作余計耳!"諶遑遽,明日遂廢帝,坦之力也。

海陵即位,除黃門郎、兼衛尉卿,進爵伯,增邑為六百戶。建武元年,遷散騎常侍,右衛將軍,進爵侯,增邑為千五百戶。明年,虜動,假坦之節,督徐州征討軍事。虜圍鍾離,春斷淮洲,坦之擊破之。還加領太子中庶子,未拜,遷領軍將軍。永泰元年,為侍中、領軍。

東昏立,為侍中、領軍將軍。永元元年,遭母喪,起復職,加右將軍,置府。江祏兄弟欲立始安王遙光,密謂坦之,坦之曰:"明帝取天下,已非次第,天下人至今不服。今若復作此事,恐四海瓦解。我其不敢言。"持喪還宅。宅在東府城東,遙光起事,遣人夜掩取坦之,坦之科頭著褌逾牆走,從東冶僦渡南渡,間道還台,假節督眾軍討遙光,屯湘宮寺。事平,遷尚書右僕射,丹陽尹,右將軍如故。進爵公,增邑千戶。

坦之肥黑無須,語聲嘶,時人號為"蕭瘂"。剛狠專執,群小畏而憎之。遙光事平二十餘日,帝遣延明主帥黃文濟領兵圍坦之宅,殺之。子賞,秘書郎,亦伏誅。

坦之從兄翼宗為海陵郡,將發。坦之謂文濟曰:"從兄海陵宅故應無他?"文濟曰:"海陵宅在何處?"坦之告之,文濟曰:"應得罪。"仍遣收之。檢家赤貧,唯有質錢貼子數百,還以啟帝,原死,系尚方。

和帝中興元年,追贈坦之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江祏,字弘業,濟陽考城人也。祖遵,寧朔參軍。父德鄰,司徒右長史。祏姑為景皇后,少為高宗所親,恩如兄弟。宋末解褐晉熙國常侍,太祖徐州西曹,員外郎,高宗冠軍參軍,帶灄陽令,竟陵王征北參軍,尚書水部郎。高宗為吳興,以祏為郡丞,加宣威將軍。廬陵王中軍功曹記室,安陸王左軍諮議,領錄事,帶京兆太守。除通直郎,補南徐州別駕。高宗輔政,委以心腹。隆昌元年,自正員郎補丹陽丞,中書郎。高宗為驃騎,鎮東府,以祏為諮議參軍,領南平昌太守,與蕭誄對直東府省內。

時新立海陵,人情未服,高宗胛上有赤志,常秘不傳,祏勸帝出以示人。晉壽太守王洪範罷任還,上袒示之,曰:"人皆謂此是日月相。卿幸無泄言。"洪範曰:"公日月之相在軀,如何可隱。轉當言之公卿。"上大悅。會直後張伯、尹瓚等屢謀竊發,祏、誄憂虞無計,每夕輒託事外出。及入纂議定,加祏寧朔將軍。高宗為宣城王,太史密奏圖緯雲"一號當得十四年"。祏入,帝喜以示祏曰:"得此復何所望。"及即位,遷守衛尉,將軍如故。封安陸縣侯,邑千戶。祏祖遵,以後父贈金紫光祿大夫;父德鄰,以帝舅亦贈光祿大夫。

建武二年,遷右衛將軍,掌甲仗廉察。四年,轉太子詹事。祏以外戚親要,勢冠當時,遠致餉遺,或取諸王第名書好物。然家行甚睦,待子侄有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