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明年遷右軍將軍。沈攸之反,以回為平西將軍、郢州刺史,率眾出新亭為前鋒,未發而袁粲據於石頭,不從齊高帝。回與新亭諸將任候伯、彭文之、王宜興等謀應粲,攻高帝於朝堂。事既不果,高帝撫之如舊。回與宜興素不協,斬之。宜興,吳興人也,形狀短小而果勁有膽力,少年時為劫不須伴,郡縣討逐,圍繞數十重,終莫能擒。嘗舞刀楯,回使十餘人以水交灑不能著。明帝泰始中為將,在壽陽間與魏戰,每以少制多,挺身深入。以平建平王景素功,封長壽縣男。至是為屯騎校尉,見殺。回進軍未至郢州而沈攸之敗走。回不樂停郢州,固求南兗,遂率部曲輒還,改封安陸郡公,徙南兗州刺史,加都督。

齊高帝以回專殺,終不附己,乃使召之。及上車,愛妾見赤光冠其頭至足,苦止不肯住。及至見誅。回既貴,祗事戴明寶甚謹。言必自名,未嘗敢坐,躬至帳下,及入內料檢有無,隨乏供送,以此為常。

回同時為將有南郡高道慶,兇險暴橫,求欲無已,有失意者,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朝廷畏之如虎狼。齊高帝與袁粲等議,收付廷尉賜死。

論曰:凶人之濟其身業,非世亂其莫由焉。魯爽以亂世之請,而行之於平日,其取敗也宜哉。安都自致奔亡,亦為幸矣。鄧琬以亂濟亂,終致顛隕。宗越釁稔惡盈,鏇至夷戮,各其職也。吳喜以定亂之功,勞未酬而禍集;黃回以助順之志,福未驗而災生,唯命也哉!

《南史》 唐·李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