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一田子方



莊子見魯哀公。成云:“莊子與魏惠王、齊威王同時,去魯哀公一百二十年,如此雲‘ 見魯哀公',蓋寓言耳。”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成云:“方,術也。 ”言魯地鮮莊子無為之學。莊子曰:“魯少儒。” 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李云:“句,方也。”緩佩玦者,事至而斷。成云:“緩者,五色絛繩,穿玉玦以飾佩也。玦,決也。 ”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

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有虞氏死生不入於心,完廩、浚井是也。故足以動人。宣云:“ 成邑成都,師錫帝禪。”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司馬云:“受命。”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宣云:“此不能畫者。”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徐音但。李云:“儃儃,舒閑之貌。 ”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 司馬云:“般礴,謂箕坐也。”裸。司馬云:“將畫,故解衣見形。”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郭云:“ 內足者,神閑而意定。”

文王觀於臧,成云:“臧,近渭水地名。”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無心施餌,意不在魚。非持其釣,非執釣為事。有釣者也,別有所釣。常釣也。非偶如此。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父兄,親族。欲終而釋之,釋,弗舉。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於是旦而屬之夫夫司馬云:“夫夫,大夫也。”曰:“昔者寡人夢,郭慶藩云:“昔、夕古通。昔者,即夕者也。或竟作‘夕者',晏子春秋下篇‘夕者瞢與二日鬥'是也。或作‘ 昔者',雜下篇‘有梟昔者鳴'是也。(說苑辨物篇同。)或為‘夜者',外篇‘寡人夜者聞西方有男子哭' 是也。(“晝”亦作“晝者”,雜上篇:“晝者進膳。 ”)”見良人黑色而髯,良人,猶言善人。髯、□同。乘駁馬而偏朱蹄,駁,雜色。一蹄赤。號曰:號,謂命令。'寓而政於臧丈人,寓,寄。而,汝。庶幾乎民有瘳乎!'”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謂季曆。俞云:“‘ 先君'下奪命字,下文‘先君之命王'可證。”文王曰:“然則蔔之。”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它,可無它疑。又何蔔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洗無更,典,常也。偏令無出。無偏私之政令。 三年,文王觀於國,則列士壞植散群,不復植黨。俞云:“左宣二年傳‘華元為植',杜註:‘ 植,將主也。'列士必先有主,而後有徒眾,故欲散其群,必先壞其植也。”長官者不成德,同歸於善,不獨成其德。斔斛不敢入於四竟。釋文:“斔音庾。李云:‘六斛四鬥曰斔。'”案:言他處之斔斛恐大小異式,不入於竟。列士壞植散群,則尚同也;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斔斛不敢入於四竟,則諸侯無二心也。文王於是焉以為大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宣云:“德未足以信人邪? ”又何以夢為乎?”仲尼曰:“默!汝無言!夫文王盡之也,郭云:“任諸大夫而不自任,斯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 ”成云:“循,順也。斯須,猶須臾。 ”郭云:“斯須者,百姓之情當悟未悟之頃,故文王循而發之,以合眾情也。”

列禦寇為伯昏無人射,列子黃帝篇“無”作“瞀”。引之盈貫,司馬云:“貫,鏑也。”案:張湛註:“盡弦窮鏑。”措杯水其肘上,郭云:“左手如拒石,右手如附枝,右手放發而左手不知,故可措之杯水也。” 發之,適矢複遝,成云:“遝,重也。”案:“適”,黃帝篇作“鏑”,字同。言矢已發,而其次適矢複重入扣也。方矢複寓。方遝矢,複寄杯於肘矣。當是時,猶象人也。凝然不動,猶木土偶人。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張註:“雖盡射之理,而不能不以矜物。不射之射者,忘其能否,雖不射而同乎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嘗,試也。黃帝篇誤“當”。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汝能以不射射乎?於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成云:“仍背淵卻行,足垂二分在外空。”揖禦寇而進之。禦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 郭慶藩云:“潛與窺對文,當訓為測。爾雅:‘潛,測也。'”揮斥八極,神氣不變。郭云:“揮斥,猶縱放也。”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釋文:“爾雅:‘恂,栗也。'李又作眴,音荀。”案:張注引何承天纂云:“吳人呼瞬目為恂(字疑作“眴”。)目。”謂心懼而目眩也。爾於中也殆矣夫!”郭云:“有懼則所喪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