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五十八



三十三年,召來京修書。士奇既至,仍直南書房。三十六年,以養母乞歸,詔允之,特授詹事府詹事。尋擢禮部侍郎,以母老未赴。四十二年,上南巡,士奇迎駕淮安,扈蹕至杭州。及迴鑾,復從至京師,屢入對,賜予優渥。上顧侍臣曰:“朕初讀書,內監授以四子本經,作時文;得士奇,始知學問門徑。初見士奇得古人詩文,一覽即知其時代,心以為異,未幾,朕亦能之。士奇無戰陣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學問者大也。”尋遣歸,是年卒於家。上深惜之,命加給全葬,授其子庶吉士輿為編修。尋諡文恪。

論曰:儒臣直內廷,謂之“書房”,存未入關前舊名也。上書房授諸皇子讀,尊為師傅;南書房以詩文書畫供御,地分清切,參與密勿。乾學、士奇先後入直,鴻緒亦以文學進。乃憑藉權勢,互結黨援,納賄營私,致屢遭彈劾,聖祖曲予保全。乾學、鴻緒猶得以書局自隨,竟編纂之業,士奇亦以恩禮終,不其幸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