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七 列傳五十四



六十一年,世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命駐馬蘭峪守護景陵。雍正五年,宗人府奏護陵宗室廣善越分請安,永藻不先阻,當奪官,上責永藻自恃其有操守,驕矜偏執,惟知阿諛允鱨j,長其傲慢狂肆之罪,如議奪官,仍命護陵自效。七年,卒,年八十六。

嵩祝,赫舍里氏,滿洲鑲白旗人。父岱袞,事太宗,協管佐領。兄來袞,自侍衛累遷至內三院學士,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嵩祝襲職,康熙九年,管佐領。二十三年,遷護軍參領。三十三年,擢內閣學士。

三十四年,盛京旱,命與侍郎珠都納偕往,發海運米萬石散貧民,萬石平糶。還京,命復偕珠都納往開原等散米。上諭曰:“將軍等請散米,但言兵不言民。此皆朕赤子,當一併給與,月與米一斗五升,至來歲四月。”嵩祝等散米如上指,事畢還京師。

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嵩祝管正黃旗行營。師還,命統後隊緩行,待西路章奏。遷兵部侍郎,改護軍統領。三十六年,復扈上出塞駐寧夏,命昭武將軍喀斯喀等窮追噶爾丹,嵩祝參贊軍務。噶爾丹竄死,師至摩該圖,引還。

四十年,遷正黃旗漢軍都統。廣東官兵剿連州瑤失利,命嵩祝偕副都統達爾占、侍郎傅繼祖往會總督石琳,調廣西、湖南兵進剿,即授廣州將軍。瀕行,上諭以相機招撫。四十一年,師次連州,檄三省官兵分布要隘。瑤人薙髮請降,執戕官兵者九人誅之。師引還,調正紅旗。

四十八年,署奉天將軍。海盜舟泊雙島,挾火器出掠,遣兵擊殺三十餘人,得其舟一。疏請山東水師兼巡奉天屬金州鐵山,又請選盛京滿洲兵千人習鳥槍,設火器營,皆從之。遷禮部尚書。

五十一年,授文華殿大學士。五十五年,上幸熱河,嵩祝從。久不雨,上憂旱甚,遣嵩祝還京師,察諸大臣祈雨不躬至者劾奏。六十一年,世宗即位,加太子太傅,修聖祖實錄及玉牒,並充總裁。雍正五年,奉天將軍噶爾弼奏貝子蘇努為將軍時,借放庫銀三萬餘,嵩祝坐徇隱,奪官。十三年,卒,年七十九。

王頊齡,字顓士,江南華亭人。父廣心,字農山。有文名。順治六年進士,官御史,巡視京、通二倉,釐剔漕弊,奸猾屏跡。

頊齡,康熙十五年進士,授太常寺博士。十八年,舉博學鴻儒,召試一等,授編修,纂修明史,充日講起居注官。二十一年上元節,聖祖御乾清宮賜廷臣宴,仿柏梁體賦詩,頊齡與焉。遷侍講,督四川學政。累遷侍講學士。二十八年,左都御史郭琇疏劾少詹事高士奇與頊齡弟鴻緒植黨營私,並詆頊齡與士奇結婚媾,交關為奸利。頊齡、士奇、鴻緒並休致,尋命頊齡留任如故。轉侍讀學士,以父憂歸,服闋,起故官。累擢禮部侍郎。四十三年,上南巡,幸頊齡所居秀甲園,賜御書榜。四十六年,上南巡閱河,再幸其第。尋調吏部,充經筵講官。擢工部尚書,典會試。五十五年,拜武英殿大學士。

雍正元年,詔開恩榜,頊齡重與鹿鳴宴,加太子太傅。以老,累疏乞休,上以頊齡先朝舊臣,勤勞歲久,諳習典章,輒與慰留。三年,痰作,命御醫治疾,賜參餌。尋卒,年八十四,上為輟朝一日,令朝臣出其門下者素服持喪、各部院漢官會祭,贈太傅,諡文恭。

弟九齡,字子武,進士,授編修,官至左都御史;鴻緒,自有傳。

論曰:玉書等遭際承平,致位宰相。或以文學進,或以功能著,或以節操用,皆循循乎矩度。即朝旨所褒許,於玉書則曰“小心”,於天馥則曰“勤慎”,英曰“忠純”,琠曰“寬厚”,廷敬曰“清勤”,溫達“孝”,永藻“廉”,嵩祝“老成”,頊齡“安靜”。諸臣之行詣顯,世運之敦龐亦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