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演義》第五十一回 林制軍慷慨視師 琦中堂昏庸誤國


道光帝因定海失守,未免憂慮,常召王大臣會議。軍機大臣穆彰阿以諂諛道寵,平時與林則徐等,本不相和協,至是遂奏林則徐辦理不善,輕開戰釁,宜一面懲辦林則徐,一面再定和戰事宜。又是一個和珅。道光帝尚在未決,忽由直隸總督琦善,遞上封奏一本,內稱:“英國兵船,駛至天津海口,意欲求撫。我朝以大字小,不如俯順外情,罷兵息事為是。此等言語,最足熒惑主聽。且粵督林則徐,辦理禁菸,亦太操切,伏乞皇上恩威並濟,執兩用中”等語。道光帝覽了奏牘,又去召穆彰阿商量。穆彰阿與琦善,本是臭味相投的朋友,穆彰阿要害林則徐,琦善自然竭力幫忙。況且這班奸臣,屈害忠良,是第一能手,欲要他去抵禦外人,他卻很是怕死,一些兒沒能耐。
相傳義律到津,直至總督衙門求見,琦善聞英領事來署,當即迎入,義律取出英議會致中國宰相書,交與琦善。琦善本由大學士出督直隸,展開細瞧,半字不識,隨令通事譯讀。首數句無非說東粵燒煙,起自林、鄧二人,春間索償,被他詬逐,所以越境入浙,由浙到津。琦善聽了,尚不在意。後來通事又譯出要約六條,隨譯隨報。看官!你道他要求的是什麼款子?小子一一開錄如下:
第一條 賠償貨價。
第二條 開放廣州、福建、廈門、定海、上海為商埠。
第三條 兩國交際,用平等禮。
第四條 索賠兵費。
第五條 不得以英船夾帶鴉片累及居留英商。
第六條 盡裁洋商(經手華商)浮費。
琦善聽畢,沈吟了好一會,方向義律道:“汝國既有意修和,那時總可商議。明日請貴兵官來署宴敘便了。”義律別去,次日,琦善令廚役備好筵宴,專待客到。約至巳牌時候,英國水師將弁二十餘人,統是直挺挺雄糾糾的走入署中。琦替接入,見他威武非凡,不由的心頭亂跳。見了二十多人,便已畏懼,若多至十倍百倍,定然向他下拜了。英兵官雖不能直接與他談論,然已瞧透他畏怯情狀,便箕踞上坐,命隨來的通事傳說,“本國已發大兵若干萬,炮船若干艘,即日可到中國。若中國不允要求,請毋後悔!”這番言語,嚇得琦善面色如土,忙央通事說情,願為轉奏。英將弁眉飛色舞,樂得大嚼一回,吃他個飽。席散後,琦善便據事奏陳,當由穆彰阿一力推薦,道光帝便命琦善赴粵查辦。琦善聞命,即與英領事義律,約定赴粵議款。義律等徐返舟出,琦善入京聽訓,造膝密陳,廷臣多未及聞知。迨琦善出京,部中接山東巡撫托渾布奏報,略稱:“義律等自津回南,路過山東,接見時很是恭順。大約為自己寫照。今因琦中堂赴粵招撫,彼亦返粵聽命”云云。嗣又接到伊里布奏本,據說:“與英人訂休戰約,願還我定海”等語。部臣方識琦善、伊里布,統是一班和事老。有幾個見識稍高,已料到後來危局,然內有穆彰阿,外有琦善、伊里布,內外朋比,說亦無益,還是得過且過,做個仗馬寒蟬。這也難免誤國之罪。
這且慢表,且說林則徐方加意海防,嚴緝私販,每月獲到販煙人犯,總有數起,則徐一一奏聞。起初接到廷寄,多是獎勉的話頭,一日,傳到京抄,上載大學士琦善奉旨赴粵查辦,則徐不禁浩嘆,正扼腕間,又接批發奏摺的硃諭道:
外而斷絕通商,並未斷絕;內而查拿犯法,亦不能淨盡。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思之曷勝憤懣,看汝又以何詞對朕也。特諭。
則徐覽畢無語。幕友在旁瞧著,不禁氣憤,隨道:“大帥這般盡力,反得這般批諭,令人不解。”則徐嘆道:“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古今來多出一轍。林某自恨不能去邪,所以遭此疑謗。現既奉諭申斥,不得不自去請罪。”隨即磨墨濡毫,草擬請罪摺子,並加附片,願戴罪赴浙,投營效力,當下交給幕友謄清,即日拜發。甫發奏摺,又來嚴旨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