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三十七回 祭先聖南京修禮 送孝子西蜀尋親


金東崖贊:“分獻者就位。”遲均、杜儀出去引莊征君、馬純上進來,立在丹墀里拜位左右兩邊。金東崖贊:“主祭者就位。”遲均、杜儀出去引虞博士上來,立在丹墀里拜位中間。遲均、杜儀一左一右,立在丹墀里香案傍。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主祭者盥洗了上來。遲均贊:“主祭者詣香案前。”香案上一個沉香筒,裡邊插著許多紅旗,杜儀抽一枝紅旗在手,上有“奏樂”二字。虞博士走上香案前。遲均贊道:“跪。升香。灌地。拜,興;拜,興;拜,興;拜,興。復位。”杜儀又抽出一枝旗來:“樂止。”金東崖贊:“奏樂神之樂。”金次福領著堂上的樂工,奏起樂來。奏了一會,樂止。
金東崖贊:“行初獻禮。”盧華士在殿里抱出一個牌子來,上寫“初獻”二字。遲均、杜儀引著主祭的虞博士,武書持麾在遲均前走。三人從丹墀東邊走,引司尊的季萑、司玉的蘧來旬、司帛的諸葛佑,一路同走;引著主祭的從上面走。走過西邊,引司稷的蕭鼎、司饌的季恬逸,引著主祭的從西邊下來,在香案前轉過東邊上去。進到大殿,遲均、杜儀立於香案左右。季萑捧著尊,蘧來旬捧著玉,諸葛佑捧著帛,立在左邊;蕭鼎捧著稷,季恬逸捧著饌,立在右邊。遲均贊:“就位。跪。”虞博士跪於香案前。遲均贊:“獻酒,”季萑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玉。”蘧來旬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帛。”諸葛佑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稷。”蕭鼎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饌。”季恬逸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獻畢,執事者退了下來。遲均贊:“拜,興;拜,興:拜,興;拜,興。’
金東崖贊:“一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堂上樂細細奏了起來。那三十六個孩子,手持簽、翟,齊上來舞。樂舞已畢。金東崖贊:“階下與祭者皆跪。讀祝文。”臧茶跪在祝版前,將祝文讀了。金東崖贊:“退班。”遲均贊:“平身。復位。”武書、遲均、杜儀、季萑、蘧來旬、諸葛佑、蕭鼎、季恬逸引著主祭的虞博士,從西邊一路走了下來。虞博士復歸主位,執事的都復了原位。
金東崖贊:“行亞獻禮。”盧華士又走進殿里去抱出一個牌子來,上寫“亞獻”二字。遲均、杜儀引著亞獻的莊征君到香案前。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著莊征君盥洗了回來。武書持麾在遲均前走。三人從丹墀東邊走,引司尊的辛東之、司玉的盧德、司帛的景本意,一路同走;引著亞獻的從上面走。走過西邊,引司稷的儲信、司饌的金寓劉,引著亞獻的又從西邊下來,在香案前轉過東邊上去。迸到大殿,遲均、杜儀立於香案左右。辛東之捧著尊,盧德捧著玉,景本蕙捧著帛,立在左邊;儲信捧著稷,金寓劉捧著饌,立在右邊。遲均贊:“就位。跪。”莊征君跪於香案前。退均贊:“獻酒。”辛東之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玉。”盧德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帛。”景本蕙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稷。”儲信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饌。”主寓劉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各獻畢,執事者退了下來。遲均贊:“拜,興;拜,興;拜,興,拜,興。”
金東崖贊:“二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堂上樂細細奏了起來。那三十六個孩子,手持簽、翟,齊上來舞。樂舞已畢。金東崖贊:“退班。”遲均贊:“平身。復位。”武書、遲均、杜儀、辛東之、盧德、景本蕙、儲信、金寓劉引著亞獻的莊征君,從西邊一路走了下來。莊征君復歸了亞獻位,執事的都復了原位。
金東崖贊:“行終獻禮。”盧華士又走進殿里去抱出一個牌子,上寫“終獻”二字。遲均、杜儀引著終獻的馬二先生到香案前。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著馬二先生盥洗了回來。武書持麾在遲均前走。三人從丹墀東邊走。引司尊的余夔、司玉的虞感祁、司帛的郭鐵筆,一路同走;引著終獻的從上面走。走過西邊,引司稷的伊昭、司饌的宗姬,引著終獻的又從西邊下來,在香案前轉過東邊上去。進到大殿,遲均、杜儀立於香案左右。余夔捧著尊,虞感祁捧著玉,郭鐵筆捧著帛,立在左邊;伊昭捧著稷,宗姬捧著饌,立在右邊。遲均贊:“就位。跪。”馬二先生跪於香案前。遲均贊:“獻酒。”余夔跪著遞與馬二先生獻上去。遲均贊:“獻玉。”虞感祁跪著遞與馬二先生獻上去。遲均贊:“獻帛。”郭鐵筆跪著遞與馬二先生獻上去。遲均贊:“獻稷,”伊昭跪著遞與馬二先生獻上去。遲均贊:“獻饌。”宗姬跪著遞與馬二先生獻上去。獻畢,執事者退了下來。遲均贊:“拜,興;拜,興;拜,興;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