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一百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索隱】:韋昭堵音赭,又音如字,地名,屬南陽。【正義】:應劭曰:“哀帝改為順陽,水東南入蔡。”括地誌云:“順陽故城在鄧州穰縣西三十里,楚之郇邑也。及蘇秦傳雲‘楚北有郇陽’,並謂此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為騎郎,【集解】:蘇林曰:“顧錢若出穀也。”如淳曰:“漢儀注訾五百萬得為常侍郎。”【索隱】:訾音子移反。字苑雲“貲,積財也”。事孝文帝,十歲不得調,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欲自免歸。中郎將袁盎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釋之補謁者。【正義】:百官表雲“謁者,掌賓贊受事,員十七人,秩比六百石”也。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施行也。”【索隱】:案:卑,下也。欲令且卑下其志,無甚高談論,但令依時事,無說古遠也。於是釋之言秦漢之間事,秦所以失而漢所以興者久之。文帝稱善,乃拜釋之為謁者僕射。
釋之從行,登虎圈。【正義】:求遠反。上問上林尉【索隱】:漢書表上林有八丞十二尉。百官志尉秩三百石。諸禽獸簿,十餘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正義】: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欲以觀其能口對回響無窮者。文帝曰:“吏不當若是邪?尉無賴!”【集解】:張晏曰:“才無可恃。”乃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長者也。”又復問:“東陽侯張相如何如人也?”上復曰:“長者。”釋之曰:“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此嗇夫諜諜【集解】:晉灼曰:“音牒。”【索隱】:音牒。漢書作“喋喋”,口多言。利口捷給哉!且秦以任刀筆之吏,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索隱】:案:謂空具其文而無其實也。無惻隱之實。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於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嗇夫。
上就車,召釋之參乘,徐行,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言。【集解】:如淳曰:“質,誠也。”至宮,上拜釋之為公車令。
頃之,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集解】:如淳曰:“宮衛令‘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乘軺傳者皆下,不如令,罰金四兩’。”於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聞之,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薄太后乃使使承詔赦太子、梁王,然後得入。文帝由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
頃之,至中郎將。從行至霸陵,居北臨廁。【集解】:李奇曰:“霸陵北頭廁近霸水,帝登其上,以遠望也。”如淳曰:“居高臨垂邊曰廁也。”蘇林曰:“廁,邊側也。”韋昭曰:“高岸夾水為廁也。”【索隱】:劉氏廁音初吏反。按:李奇曰“霸陵北頭廁近霸水”。蘇林曰“廁,邊側也”。包愷音側,義亦兩通也。是時慎夫人從,上指示慎夫人新豐道,曰:“此走邯鄲道也。”【集解】:張晏曰:“慎夫人,邯鄲人也。”如淳曰:“走音奏,趨也。”【索隱】:音奏。案:走猶向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集解】:漢書音義曰:“聲氣依倚瑟也。書曰‘聲依永’。”【索隱】:倚,於綺反。案:謂歌聲合於瑟聲,相依倚也。意慘淒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正義】:顏師古云:“美石出京師北山,今宜州石是。”用紵絮【索隱】:上張呂反,下息慮反。斫陳,蕠漆其間,集解徐廣曰:“斮,一作‘錯’。”駰案:漢書音義曰“斮絮,以漆著其間也”。【索隱】:斮陳絮漆其間。斮音側略反。絮音女居反。案:斮陳絮以漆著其間也。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前進曰:“使其中有可欲者,雖錮南山猶有郄;【集解】:張晏曰:“錮,鑄也。帝北向,故云‘北山’;回顧南向,故云‘南山’。”【索隱】:案:張晏雲“錮,鑄也。帝北向,故云‘北山’;回顧向南,故云‘南山’”。今案:大顏雲“北山青石肌理密,堪為碑槨,至今猶然。故秦本紀作阿房或作酈山石槨是也”。故帝欲北山之石為槨,取其精牢。釋之答言,但使薄葬,冢中無可貪,雖無石槨,有何憂焉。若使厚殉,冢中有物,雖並錮南山,猶為人所發掘也。言“南山”者,取其高厚之意,張晏殊失其旨也。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文帝稱善。其後拜釋之為廷尉。
頃之,上行出中渭橋,【集解】:張晏曰:“在渭橋中路。”瓚曰:“中渭橋兩岸之中。”【索隱】:張晏、臣瓚之說皆非也。案今渭橋有三所:一所在城西北鹹陽路,曰西渭橋;一所在東北高陵道,曰東渭橋;其中渭橋在古城之北也。有一人從穚下走出,乘輿馬驚。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釋之治問。曰:“縣人來,【集解】:如淳曰:“長安縣人。”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廷尉秦當,一人犯蹕,當罰金。【集解】:如淳曰:“乙令‘蹕先至而犯者罰金四兩’。蹕,止行人。”【索隱】:案:崔浩雲“當謂處其罪也”。案:百官志雲“廷尉平刑罰,奏當所應。郡國讞疑罪,皆處當以報之”也。文帝怒曰:“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索隱】:小顏云:“公謂不私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