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五十三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索隱】:按:春秋緯“蕭何感昴精而生,典獄制律”。以文無害【集解】:漢書音義曰:“文無害,有文無所枉害也。律有無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無害者如言‘無比’,陳留間語也。”【索隱】:按:裴注已列數家,今更引二說。應劭雲“雖為文吏,而不刻害也”。韋昭雲“為有文理,無傷害也。”為沛主吏掾。【索隱】:漢書雲“何為主吏”。主吏,功曹也。又雲“何為沛掾”,是何為功曹掾也。
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索隱】:說文云:“護,救視也。”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鹹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集解】:李奇曰:“或三百,或五百也。”【索隱】:奉音扶用反。謂資俸之。如字讀,謂奉送之也。錢三百,謂他人三百,何獨五百也。劉氏云:“時有重者一當百,故有送錢三者。”
秦御史監郡者與從事,常辨之。【集解】:張晏曰:“何與共事修辨明,何素有方略也。”蘇林曰:“辟何與從事也。秦時無刺史,以御史監郡。”索隱按:何與御史從事常辨明,言稱職也。故張晏曰“何與共事修辨明,何素有方略”是也。何乃給泗水卒史【集解】:徐廣曰:“沛縣有泗水亭。又秦以沛為泗水郡。”駰按:文穎曰“何為泗水郡卒史”。【索隱】:如淳按:律,郡卒史書佐各十人也。卒,祖忽反。事,第一。【索隱】:按:謂課最居第一也。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請,得毋行。
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索隱】:謂高祖起沛,令何為丞,常監督庶事也。沛公至鹹陽,諸將皆爭走【索隱】:音奏。奏者,趨向之。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鹹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戹塞,戶口多少,彊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何進言韓信,漢王以信為大將軍。語在淮陰侯事中。
漢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集解】:應劭曰:“上來還,乃以所為聞之。”關中事計戶口轉漕【索隱】:轉,劉氏音張戀反。漕,水運。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
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使使勞苦丞相。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從其計,漢王大說。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集解】:文穎曰:“音贊。”瓚曰:“今南鄉酇縣也。孫檢曰‘有二縣,音字多亂。其屬沛郡者音嵯,屬南陽者音贊’。按茂陵書,蕭何國在南陽,宜呼贊。今多呼嵯,嵯舊字作‘■’,今皆作‘酇’,所由亂也。”【索隱】:鄒氏云:“屬沛郡音嵯,屬南陽音贊。”又臣瓚按茂陵書:“蕭何國在南陽,則字當音贊,今多呼為嵯也。”註:“瓚今南鄉酇縣。”顧氏云:“南鄉,郡名也。太康地理志雲‘魏武帝建安中分南陽立南鄉郡,晉武帝又曰順陽郡也’。”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畢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橈【集解】:應劭曰:“橈,屈也。”【索隱】:音女教反。功臣,多封蕭何,至位次未有以復難之,然心欲何第一。關內侯鄂君【索隱】:按功臣表,鄂君即鄂千秋,封安平侯。進曰:“群臣議皆誤。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夫上與楚相距五歲,常失軍亡眾,逃身遁者數矣。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雖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高祖曰:“善。”於是乃令蕭何,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