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餘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
葛嬰至東城,【索隱】:地理志屬九江。【正義】:括地誌云:“東城故城在濠州定遠縣東南五十里也。”立襄彊為楚王。嬰後聞陳王已立,因殺襄彊,還報。至陳,陳王誅殺葛嬰。陳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吳廣圍滎陽。李由為三川守,【索隱】:三川,今洛陽也。地有伊、洛、河,故曰三川。秦曰三川,漢曰河南郡。李由,李斯子也。守滎陽,吳叔弗能下。陳王徵國之豪傑與計,以上蔡人房君蔡賜為上柱國。【集解】:漢書音義曰:“房君,官號也,姓蔡,名賜。”瓚曰:“房邑君也。”【索隱】:房,邑也。爵之於房,號曰房君,蔡賜其姓名。晉灼按張耳傳,言“相國房君”者,蓋誤耳。涉始號楚,因楚有柱國之官,故以官蔡賜。蓋其時草創,亦未置相國之官也。【正義】:豫州吳房縣,本房子國,是所封也。
周文,陳之賢人也,【集解】:文穎曰:“即周章。”嘗為項燕軍視日,【集解】:如淳曰:“視日時吉凶舉動之占也。司馬季主為日者。”事春申君,自言習兵,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行收兵至關,車千乘,卒數十萬,至戲,軍焉。【正義】:即京東戲亭也。秦令少府章邯免酈山徒、人奴產子生,【集解】:服虔曰:“家人之產奴也。”【索隱】:按:漢書無“生”字,小顏雲“猶今言家產奴也”。悉發以擊楚大軍,盡敗之。周文敗,走出關,止次曹陽【索隱】:晉灼云:“亭名也,在弘農東十二里。”小顏雲“曹水之陽也。其水出陝縣西南峴頭山,北流入河。魏武帝謂之好陽”也。【正義】:括地誌云:“曹陽故亭亦名好陽亭,在陝州桃林縣東南十四里。崔浩雲‘曹陽,阬名,自南出,北通於河’。按:魏武帝改曰好陽也。”二三月。章邯追敗之,復走次澠池【正義】:澠池,河南府縣是也。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剄,【集解】:徐廣曰:“十一月。”【索隱】:越系家“句踐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曰‘不敢逃刑’,乃自剄”。郭璞注三蒼,以為剄,刺也。軍遂不戰。
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餘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陳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誅之。柱國曰:“秦未亡而誅趙王將相家屬,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陳王乃遣使者賀趙,而徙系武臣等家屬宮中,而封耳子張敖為成都君,【正義】:成都,蜀郡縣,涉遙封之。趣趙兵【索隱】:上音促。促謂催促也。亟入關。【索隱】:亟音棘。亟,急也。趙王將相相與謀曰:“王王趙,非楚意也。楚已誅秦,必加兵於趙。計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廣也。趙南據大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不敢制趙。若楚不勝秦,必重趙。趙乘秦之弊,可以得志於天下。”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地。
燕故貴人豪傑謂韓廣曰:“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原將軍立為燕王。”韓廣曰:“廣母在趙,不可。”燕人曰:“趙方西憂秦,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趙王將相之家,趙獨安敢害將軍之家!”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居數月,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
當此之時,諸將之徇地者,不可勝數。周市北徇地至狄,【集解】:徐廣曰:“今之臨濟。”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為齊王,以齊反擊周市。市軍散,還至魏地,欲立魏後故甯陵【索隱】:晉灼雲“今在梁國也”。按:今梁國有寧陵縣是也,字轉異耳。【正義】:括地誌云:“宋州寧陵縣城,古甯陵城也。”君咎為魏王。【集解】:應劭曰:“魏之諸公子,名咎。欲立六國後以樹黨。”時咎在陳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陳王乃立甯陵君咎為魏王,遣之國。周市卒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