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



元豐以後合班之制

諸太師(舊制,太尉為三公,在太傅上,政和改為三少。) 太傅太保侍中中書令(政和二年,改左輔右弼,靖康後復。) 尚書令 少師 少傳 少保(舊太尉、司徒、司空,政和二年改。) 尚書左、右僕射(政和二年,改太宰、少宰,靖康復舊,元豐令王在左右僕射下。) 開府儀同三司 知樞密院事 門下、中書侍郎 尚書左、右丞 同知樞密院事 簽書樞密院事元豐罷,元祐復置,政和入雜壓。太子太師大傅太保 特進 觀文殿大學士 太尉(舊為三公,政和二年,改為三少,復以太尉為武選一品,位節度使上。)太子少師少傅少保 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州牧(元祐復置,政和入雜壓。) 御史大夫 觀文殿學士 資政、(元豐令在節度使下。)保和(政和五年,置宣和殿大學士、學士,宣和元年,改為保和學士。待制同。)殿大學士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 金紫、銀青光祿大夫 左、右金吾衛上將軍 節度使 翰林學士承旨 翰林學士 資政、保和、端明政和四年,改為延康。殿學士 龍圖、天章、寶文、(元豐二年,增置直學士,待制同。)顯謨、(元豐元年增置。)徽猷(崇寧二年增置。)閣學士 左、右散騎常侍 御史中丞(舊在直學士下,元豐八年升。)開封君(崇寧三年升。)尚書列曹侍郎 樞密直學士(政和四年,改為述古殿直學士。) 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閣直學士 宣奉、光祐,左光錄大夫。正奉、元祐,右光錄大夫,並大觀二年改置。正議、通奉大夫 殿中監(舊在秘書監下,崇寧二年升。)大司成(崇寧二年增置。)左右驍衛、武衛、屯衛、領軍衛、監門衛、千牛衛上將軍 太子賓客、詹事 給事中 中書舍人 通議大夫 承宣使舊節度觀察留後,政和七年始改。 左、右諫議大夫 保和殿待制 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微猷閣待制 太中大夫 太常卿 大司樂(崇寧二年增置。) 宗正卿 秘書監 殿中少監(崇寧二年升。)觀察使 中大夫 光錄、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 中奉、元祐,左中散大夫,大觀二年改。中散、通侍大夫(舊內客省使,政和二年改,橫行、正使、副使、大使臣、小使臣並改。) 樞密都承旨 國子祭酒 太常少卿典藥(崇寧二年增置。) 宗正少卿 秘書少監 正侍、(舊延福宮使,政和二年改。)宣正、履正、協忠、(三階系政和六年增置。)中侍、中亮大夫(舊客省使。) 太子左、右庶子 中衛、(舊引進使。)翊衛、親衛大夫(政和六年增置。) 防禦、團練使 諸州刺史 左、右金吾以下諸衛大將軍 附馬都 尉集英殿修撰(政和八年置。 七寺少卿 朝議、奉直大夫元祐,右朝議大夫,大觀二年改置。)尚書左、右司郎中 右文殿修撰舊集賢殿修撰,不入雜壓,政和六年改,增入。國子、辟雍司業(崇寧元年增置。) 少府、將作、軍器監 都水使者 入內內侍省都都知(政和,改知入內內侍省事。) 內侍省都都內知(政和,改知內侍省事。) 拱衛大夫(舊四方館使。) 太子少詹事、左右諭德 入內內侍省副都知 內侍省副都知(政和並改同知省事。) 左武、右武大夫(舊東、西上閤門使。) 入內內侍省押班 內侍省押班(政和並改簽書省事。) 管幹殿中省尚舍、尚藥、尚醞、尚輦、尚衣、尚食局(崇寧二年增置。) 樞密副都承旨起居郎 起居舍人 侍御史 尚書左、右司員外郎 秘閣修撰(政和六年增置。)開封少尹(崇寧三年升。) 尚書吏部、司封、司勛、考功、戶部、度支、金部、倉部、禮部、祠部、主客、膳部、兵部、職方、庫部、駕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 開封府司錄事(舊錄參軍事在兩赤縣令之上,崇寧三年升改。) 直龍圖閣(元豐、元祐令,並不入雜壓,政和增入,餘同。) 朝請、朝散、朝奉大夫 直天章閣(政和六年增入。) 殿中侍御史 左、右司諫 左、右正言(舊在監察御史上,政和升。) 符寶郎(大觀元年增置。) 殿中省尚食、尚藥、尚醞、尚輦、尚衣、尚舍典御(崇寧三年增置)。 內符寶郎(大觀元年增置。) 樞密副承旨(元豐令,有知上州在此下,元祐以後並去。) 武功、(舊皇城使,自此以下,並政和六年改。)武德、(舊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和安、成和、成安、成全、(舊翰林、尚食、軍器、儀鸞使。)武顯、(舊左藏、東西作坊使。)武節、(舊庄宅、六宅、文思使。)平和、(舊綾錦使,初改保和,政和五年,以犯殿名,改保痊;宣和六年,又改為平和。)武略、(舊內園、洛苑、如京、崇儀使。)保全、(舊榷易使。)武經、(舊西京左藏庫使。)武義大夫(舊西京作坊、東西染院、禮賓使。)翰林良醫(舊翰林醫官使。)武翼大夫(舊供備庫使。)尚書諸司員外郎 直寶文閣(政和六年增置。) 開封府司六曹事(崇寧三年增置。) 樞密院諸房副承旨 朝請、朝散、朝奉郎 直顯謨閣(政和六年增入。) 少府、將作、軍器少監 諸衛將軍太子侍讀、侍講 正侍、宣正、履正、協忠、(自宣正至協忠,並政和六年增置。) 中侍、中亮、中衛、翊衛、親衛、拱衛、左武、右武郎,(舊橫行、副使、政和六年改。) 監察御史(元豐令,有知中州在此下。)殿中丞(舊秘書丞下,崇寧二年升。) 直徽猷閣(政和六年置。) 承議郎武功至武義郎 翰林醫正 武翼郎(諸司副使。) 太子中合 太子舍人 親王府翊善、贊讀、直講(舊侍讀、侍講,政和改。) 太常丞 大晟樂令崇寧二年增置。 太醫令 宗正、大宗正 秘書丞 直秘閣政和六年置,元豐令,知下州在此下。 奉議郎 大理正 著作郎 太史局令 直翰林醫官局 殿中省六尚奉御(舊在大理正之上,政和改。) 太醫丞(元祐增置。)閤門宣贊舍人(舊閤門通事舍人,政和六年改。) 兩赤縣令 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監門,內率府率七寺丞 秘書郎 太常博士 陵台令元祐中增置。著作佐郎 殿中省主簿(崇寧二年增置。)國子監丞 辟雍丞(崇寧二年增置。)宗子、崇寧元年增置。國子博士 大理司直、評事 敦武、(舊內殿承制,政和六年改,下同。)通直郎 修武郎內殿崇班。內常侍(元豐令,上州通判在此下。)太史局正 少府、將作、軍器、都水監丞 開封府參軍事(崇寧三年增置。)太醫局正 秘書省校書郎、天字 親王府記室(元豐,元祐令,有"參軍"字,政和三年除去。)太史局五官正 御史台檢法官、主簿(元豐令在監丞上,元祐在監丞下。) 九寺、大晟府(崇寧三年增置。)主簿 閤門祗候 樞密院逐房副承旨(元豐令,中下州通判在此下。)供奉官(舊內東頭供奉官,政和六年改,下同。)從義郎(東頭供奉官,)左侍禁(內西頭供奉官。)秉義郎(西頭供奉官,)太子諸率府副率 幹當左、右廂公事(崇寧中增入。)右侍禁 左班殿直(殿頭高品。)忠訓、忠翊、(左、右侍禁。)宣教郎(舊宣德郎,政和四年改。)太學、辟雍、(崇寧元年增置。)武學、律學開封府(大觀元年置。)博士 太常寺奉禮郎大晟府協律郎(崇寧二年增置。)太常寺太祝、郊社、籍田令 光錄寺太官令(元豐、元 令,在太學博士上。)五監、辟雍(崇寧元年增置。)主簿 宣義郎 成忠、保義、(左右班殿直。)承事。承奉、承務郎 宗子、(崇濘元年增置。)國子、太學、辟雍正 武學諭(崇寧元年置。) 律學正(崇寧元年置。)太醫局丞 京府、諸州司錄事 承直郎(崇寧三年,以留守節度判官改,凡選人七階,儒林至迪功。)京畿縣令 兩赤縣丞 三京赤縣令 右班殿直(高班。)黃門內品 承節、承信郎(舊三班奉職、借職。)京府、諸州司六曹事(元豐、元祐令,並六曹參軍。政和三年,除去"參軍"字,為司錄事,司儀曹事,餘曹放此。)儒林、(舊掌書記。)文林、從事郎 三京畿縣令 京畿縣丞 三京赤縣、畿縣丞 兩赤縣主簿、尉 諸州上、中、下縣令丞 從政郎(舊司錄事參軍、縣令。)京府、諸州掾官 修職郎(舊知錄事參軍、知縣事。)京畿縣主簿、尉諸州上、中、下縣主簿尉 城砦主簿 馬監主簿 迪功郎(舊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戶。)諸州司士 文學 助教(舊參軍事。)